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罗近溪「一阳之气」观念看汤显祖的「气」论思想
作者:张美娟  来源:淡江人文社会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一阳之气  气論思想  汤显祖  羅近溪 
描述:从罗近溪「一阳之气」观念看汤显祖的「气」论思想
视阈融合下晏殊词的思想价值探究
作者:孙亚奇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视阈融合  宛敏灏  叶嘉莹 
描述:所体现思想价值的理解逼近真实。
青春版《牡丹亭》的吴江身影
作者:史光  来源:吴江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青春版《牡丹亭》本第一出“冥判”杜丽娘与地府胡判官对话的演出瞬间。(思思摄) 台上水袖翻飞,台下如痴如醉。昨晚,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员们凭借精湛的表演,把现场的观众带
芭《牡丹亭》惊艳爱丁堡艺术节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特约记者崔宪 连日的连绵细雨,给8月的爱丁堡带来些许凉意。艺术节开幕式当天,温暖的阳光张开贴心的笑脸,迎接中国芭蕾舞团160位艺术家首次登上国际最高水准的艺术盛会。8月13日晚,中国中央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牡丹亭》首演,拉开了今年爱丁堡艺术节的序幕。演出的大幕刚一落下,
日版《牡丹亭》票房已过千万元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翟群)5月5日晚,由著名日本歌舞伎“女形”(男旦)演员、日本国宝级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与苏州昆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共同演绎的日版《牡丹亭》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昆剧之路”——中国昆曲艺术
赏心乐事《牡丹亭》:浅谈“知”在审美活动的影响
作者:梁晓莹  来源:神州民俗(学术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舞台演出  舞台演出  戏曲美学  戏曲美学 
描述:《牡丹亭》四百多年的风雨历程,其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对一个经典剧目独特艺术价值和艺术规律的发现,而在于探究昆曲以及传统戏曲乃至整个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微妙联系,进而窥探整个民族审美心理和文化情结,并为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寻找合理的依据和方式,以期在全球化语境下实现古典与现代的对接、民族审美精神的传承。
《牡丹亭》的柳梦梅形象之解读
作者:东旋  来源: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梦梅  柳梦梅  情感  情感 
描述:《牡丹亭》柳梦梅的爱情理想受到了现实的拘束,却日益丰盈。柳梦梅对爱情忠贞至诚,他的勇于反抗最终赢得了爱情的圆满。从情感的角度剖析柳梦梅,需领会其特殊的可道之处。
简论《牡丹亭》的柳梦梅形象
作者:张琛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梦梅  柳梦梅  情痴  情痴  反“理”代表  反“理”代表 
描述:的。
戏曲《牡丹亭》体现的文化内涵
作者:廖抱一  来源:运动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虚实相生  情至  圆梦  尚空 
描述:层次。而此四大层次,又源於中国哲学美学发展脉络,所具有的儒家「情」与「性」、道家「虚实相生」、佛家「尚空」等思惟观点。
《牡丹亭》花园意象的构造方式
作者:杨亿力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花园  花园  意象  意象  叙事空间  叙事空间 
描述:在《牡丹亭》,花园是一个特殊的叙事空间和不断出现的意象。花园意象是一种包含了整体意象和意象载体的双重结构。在梳理归纳作者在文本有关花园意象的描写行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文本运用片段化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