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东玉三郎之《牡丹亭》
-
作者:李美恩 来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去年十一月下旬,观看了著名日本艺术家坂东玉三郎来香港演出中日版之昆曲《牡丹亭》,我觉得他的"感觉"是挺好的,是很用"心"来演出。有很多"粉丝"慕名或因好奇而到来捧场,谢幕场面亦颇为热烈。
-
青春版《牡丹亭》三省高校巡演
-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杨帆)作为2007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组成部分,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品牌剧目青春版《牡丹亭》作为昆曲唯一代表入选,参加福建、陕西、甘肃三省的大学校园演出。目前,正在兰州交通大学上演
-
玉三郎“他一心再造《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玉三郎“他一心再造《牡丹亭》
-
白先勇三写《牡丹亭》 汤显祖诗词不敢改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白先勇三写《牡丹亭》汤显祖诗词不敢改白先勇小时候随家人看梅兰芳、俞振飞的昆剧《游园惊梦》,从此与昆曲,尤其是《牡丹亭》结下不解之缘。“小时候并不懂戏,可是《游园》中《皂罗袍》那一段婉丽妩媚,一唱三叹
-
中国古典戏曲研究英文论著目录(1998—2008)(上)
-
作者:林舒俐 郭英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大学出版社 马萨诸塞州 明清时期 戏曲研究 哈佛大学 牡丹亭 目录 传统戏剧 论文集
-
描述:凡例1.著录时限:1998年—2008年。以论著正式发表或出版时间为准。2.著录内容:仅限用英文写作的研究中国古典戏曲的论著,酌情收录研究内容关涉古今、兼综中外的论著。凡是专门研究中国现当代(1919年之后)戏剧或戏曲的论著,一般不予著录。论著包括
-
《纳书楹牡丹亭全谱》成因及特点分析
-
作者:郝福和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本腔 本腔 牡丹亭 牡丹亭 纳书楹 纳书楹
-
描述:律现象给作品的传唱造成困难的情况,清代曲师叶堂谱订了《纳书楹牡丹亭全谱》,本文从格律和音乐两方面分析了它的特点。 全文共分两大部分:一,《纳书楹牡丹亭全谱》的成因——《牡丹亭》用腔失律
-
“大流亡”中一“亭”-昆剧《牡丹亭》在海外上演的文化框架
-
作者:寇致铭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美国 美国 演出 演出
-
描述:《牡丹亭》在美国东西岸两地上演,显示了西方对中国高雅文化的全新接受,具有深刻的意义。
-
从汪译《牡丹亭》下场诗看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
作者:刘庚玉 郭军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叛逆 牡丹亭 牡丹亭 下场诗 下场诗
-
描述:面来描述创造性叛逆现象,以此说明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过程中的必然性。
-
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中的风俗内涵略考
-
作者:王政 来源:作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闺塾 闺塾 风俗内涵 风俗内涵
-
描述:《闺塾》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一出,作品不长,但涉及到一些古代社会生活的习俗内涵,如养鹦鹉、做寿鞋、市井卖花,等等。这些风俗事象的源流、背景、细节及蕴含,对于观众读懂作品,十分重要
-
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中的风俗内涵略考
-
作者:暂无 来源:作家·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闺塾 闺塾 风俗内涵 风俗内涵
-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中的风俗内涵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