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459)
报纸(506)
学位论文(87)
图书(85)
会议论文(3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058)
地方文献 (100)
文化溯源 (13)
宗教集要 (3)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224)
2013(182)
2009(229)
2007(218)
2004(109)
1996(103)
1989(60)
1988(76)
1985(55)
1980(28)
按来源分组
其它(173)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8)
小说界(4)
当代学生(2)
中华遗产(2)
新天地(1)
北京文学(1)
上饶师专学报(1)
上海远东出版社(1)
黑龙江青年(1)
苏词与北宋党争
作者:汪小洋  来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词  北宋党争  《念奴娇·赤壁怀古》  王安石变法  乌台诗案  抒情特征  苏武  政治生活  黄州时期  欧阳修 
描述:北宋党争是构成苏轼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其仕途沉浮的主要因素。苏轼最早的词作是外放抗州时所写《浪淘沙》,党争最残酷的时期迎来了诗人词作的高峰期,《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许多代表作诞生于这一时期,并形成了苏词重情的突出特色。苏词中反映了党争对其创作的影响。
南宋人所编古文选本与古文家的文论
作者:张智华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祖谦  《文章轨范》  柳宗元  《古文关键》  欧阳修  古文家  王安石  韩愈  《归去来辞》  抒情文 
描述:理论上加以总结,从而在南宋文论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形态。
试论唐宋派的师法特点
作者:李泽平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顺之  欧阳修  唐宋派  程朱理学  文集  归有光  唐宋八大家  曾巩  王慎中  儒家思想 
描述: 明代唐宋派,因其推尊唐宋八大家而得名。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诸人,理论上的提倡与其创作实践大体上是一致的。但如果我们细加考察,却可以发现唐宋派诸人除茅坤外,都特别地推尊曾巩,这是他们师法上的特点。下文就此方面试论之。首先看归有光。归有光主要是用他的创作来体现唐宋派的主张。但即使是住他为数极少
汴京与宋词
作者:董浩麟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汴京  宋词  周邦彦  王安石变法  柳永  都市文化  政治斗争  都市生活  《念奴娇·赤壁怀古》  欧阳修 
描述:汴京与宋词董浩麟汴京(今河南开封),自开国至宋都南迁百余年,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的存在和发展,左右着北宋词人乃至影响到南宋词人的创作,使宋词较前代有极大的发展与变化,成为宋代的主要文学代表形式。汴京自建都以来,便建立了庞大的政治机构和...
小人及其他
作者:陈震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余秋雨  自然人  王安石  李林甫  小人国  历史上  浩然正气  欧阳修  人格  性质 
描述:政客型”、“强盗型”、
曾巩与王安石变法
作者:顾全芳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曾巩  史学界  欧阳修  宋神宗  作诗  政治生涯  市易法  民本思想  抑兼并 
描述:论,结果是各执已见,不欢而散。所以曾巩忿而作诗:“结交谓无嫌,忠告期有补。直道讵非难,尽言竞多迕。知者尚复然,悠悠谁可语?曾巩对王安石推行变法由劝阻而哀怨,由哀怨而绝望。
宋词宋诗短论
作者:顾之京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诗歌史  教学工作  片断  苏轼  欧阳修  柳永词  王安石  欣赏者  借景抒情 
描述: 宋词在我国诗歌史上放射着熠熠金辉,宋诗也独具它的风神情采。由于教学工作的关系,对于宋词宋诗我似乎逐渐产生了一种偏爱。在研读教材、准备讲授的过程中,对宋词宋诗中的某些篇章时或有一些个人的认识和见解。这些见解点点滴滴、零星片断,又难免浅薄片面,但毕竟
江西是文物大省
作者:刘红梅 孙家骅 周銮书 姚公骞 许智 范邵鸿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物  江西历史名人  世界遗产  中国佛教  樟树吴城  景德镇  赣文化  江西省  欧阳修  王安石 
描述:江西是文物大省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几点思考
作者:左书谔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文彦博  罢相  几点思考  欧阳修  青苗法  均输法  《宋史》  封建机制  大地主 
描述: 对于王安石罢相的原因,分析者大都仅从他的对立面着眼,认为王安石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罢相。但是,如果我们再追问几句,王安石变法是否遭到整个大地主、大官僚这个阶级的反对?是不是这个阶级反对王安石的一切新法?何以理
略谈苏轼父子成才与苏门教子
作者:包玉兰  来源: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门  父子  苏拭  苏轼  欧阳修  三苏  科场  苏辙  墓志铭  曾巩 
描述:京师。”“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 (欧阳修《故霸州文安县主薄苏君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