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66)
报纸(787)
学位论文(168)
图书(146)
会议论文(3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325)
地方文献 (58)
非遗保护 (6)
红色文化 (5)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3)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3(441)
2011(524)
2010(514)
2007(386)
2004(215)
2001(219)
1994(209)
1986(160)
1979(36)
1962(13)
按来源分组
同舟共进(12)
新闻战线(7)
中学生(6)
中国花卉盆景(5)
河南社会科学(3)
中华书局(2)
成长(1)
中国医疗保险(1)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1)
新会计(1)
教育家、心理学家刘绍禹
作者:赖启航  来源:四川心理科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生  心理学  教育家  精神财富  创始人  文章  发表  表达  四川 
描述:刘绍禹先生是中国心理学界的老前辈,四川省心理学会的创始人。刘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但是他老人家所留下的精神财富,一直激励着我们四川心理学界的同仁们。本期特发表这篇文章来表达我们对他老人家的深切
知府自讨没趣
作者:杨欣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府  汤显祖  文昌桥  文章  秀才  明代戏剧  临川  春秋  宝塔  诈称 
描述:四才子找知府对句的。知府叫他们念出上联,四才子齐声念道:上文章,下文章,文章桥上晒文章;“上文章”是指四秀才,下文章”是指“文昌桥”。知府想了半天,不得佳句,只得绕道而走。黄昏时,他来到黄昏渡,渡边
含蓄委婉的劝学篇章——曾巩《墨池记》导读
作者:诸定国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勤学  含蓄委婉  叙述  文章  书法  佳作  介绍  艺术特点  主旨 
描述:古人勉学,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曾巩的《墨池记》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这篇小记虽然写于九百余年前,但是,我们今天如果去认真一读,仍会获益匪浅。
中国不应是难以理解的
作者:Fareed Zakaria 何金娥  来源:英语文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中国人民  意识形态  中国改革开放  新中国  可理解  中国政府  民意调查  独裁  文章 
描述:本文作者为《新闻周刊》主编。文章写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前,时值西方媒体热议中国阶段。文中所谈新、旧中国实为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中国改革开放历经30年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北京奥运会的圆满
问君哪得清如许
作者:赵宗团  来源:作文世界(小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命题作文  结尾  文章  开头方法  应试技巧  汤显祖  语言水平  思考  白杨树  写作对象 
描述:问君哪得清如许
梦入江南烟水路
作者:路欣洁  来源: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南  晏几道  秦淮河  水路  二十四桥  水乡  文章  朱自清  历史  秦筝 
描述: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依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晏几道《蝶恋花》
辞约旨达 衔华佩实:曾巩散文艺术管窥
作者:徐柏容  来源:散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阴柔之美  唐宋八大家  文章  阳刚之美  结构严谨  相适应  欧阳修  赠序  桐城派 
描述:文钞》说曾巩的《寄欧阳舍人书》:
不是轻描淡写的“错注”,而应是严重的学风问题
作者:林豩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风问题  教授  文章  失误  疏漏  南京大学  评论  期刊来源  学术批评  解释 
描述:失误造成的错注问题,而应该是严重的学风问题。
写出真情来
作者:公维国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杜丽娘  牡丹亭  写出  话题作文  丫环  文章  创作  同学  死刑犯 
描述:相传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时,当写到丫环哭杜丽娘之死时,汤显祖也哭了起来,可见,好文章都是情之所动的产物。所以,作文时只有写出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文章才有可能感人,才有可能得到读者的认可
“临川四梦”集结上演的文化意义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文化意义  《上海戏剧》  上海昆剧团  汤显祖  戏剧家  发展史  文章 
描述:荣广润在《上海戏剧》(2009.3)发表同题文章文章认为,上海昆剧团将中国最伟大的古典戏剧家汤显祖的全部“临川四梦”集中上演(2008年12月底演出),这在昆曲的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盛举,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