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字说》说解字义的特点和以“会意”说解字义的原因
作者:黄建荣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字说》  字义  会意  义理  经世致用 
描述:的实践,三是学术和政治的双重需要。这三方面的原因实际上体现出他提倡的经学必须以经世致用为特点的一贯思想。
走近学术生成的社会知识背景——王安石学术渊源考中的一种转向
作者:杨天保 徐规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学  学术渊源  交游考  思想互证  知识背景 
描述:以往学者考察王安石的学术渊源,大体有“个体师承说”和“群体传授说”两种结论。从方法论上讲,依赖“人物交游考”和思想“互证”式的研究来求得以上两种结论,都有其局限性。而调换研究的思维角度,走近“王学
清词中的明代戏曲题和评论:以《牡丹亭》为中心
作者:谢永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清词  《牡丹亭》  题剧词  文体互参  批评文学  批评方法 
描述:般情形.进一步扩大考察范围又可以发现,清词以多种样态题和评论戏曲作品,既是历代文学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文体互参现象在清代词坛上的延续,又体现出能够成为一种从事文学批评的批评文学所应具备的价值
清宣鼎的《三十六声粉铎图
作者:车锡伦 蒋静芬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研究  牡丹亭  翡翠园  金锁记  博物馆  扬州市  创作  昆曲  夜雨秋灯录  四十年 
描述:、《陈仲子》(《东郭记》)、《思饭》(《金锁记》)、《活捉》(《水浒记》)、《扫秦》(《精忠记》)、《下山》(《孽海记》)、《狗洞》(《燕子笺》)、《前亲》(《风筝误》)、《山门》(《虎囊弹》)、《刺汤》(《一捧雪》)、《演官》(《人兽关》)、《访鼠》(《十五贯》)、《盗牌》(《翡翠园》)、《遣义》(《鸾钗记》)、《相梁》
古韵今——青春版《牡丹亭》的音乐特色
作者:庞林春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音乐特色  古韵  观众欣赏  文化精英  两岸三地  白先勇  江苏省 
描述:在著名旅美作家白先勇竭力推动下,两岸三地文化精英携手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精心打造昆剧青春版《牡丹亭》,这一经典名剧自搬上
地志与记忆:南宋地方百组诗之研究
作者:刘芳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董嗣杲  地方百  南宋  地方  记忆  方信孺  曾极 
描述:百詠組詩形式分別歌詠南海、金陵、西湖之意識、三組地方百詠組詩之內容特色與文本中呈現的地方記憶與地方感。地方百詠組詩之文本脈絡歷經魏晉、唐與北宋,融合園林題詠、行旅古蹟題詠與詠史組詩之文化底蘊。其興盛的原因有:一、宋代旅行活動盛行,名勝景點興起;二、南宋疆域改易,造成南宋詩人的地域認同呈現多元複雜的心理;三、南宋出版業興盛,讀者對於地誌文本有可供資鑑與再現地景的要求。而方信孺南海百詠、曾極金陵百詠、董嗣杲西湖百詠分別記憶了南宋中晚期廣州、金陵、西湖三地的自然景觀與其人文歷史,亦在其中寄託了個人情志與記憶。
芝约表弟同种树希望小树早点开花结果
作者:周华东  来源:江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江门日报讯 (记者/周华东 通讯员/张远林) 3月17日,读小学四年级的冯芝,约上读幼儿园的表弟黄镇东拉着爷爷,一起到元宝山家庭林种树。 爬上元宝山,来到植树点,黄镇东因为未种过树,不知从何
文物专家冯浩呼吁 请保护正在消失的古井
作者:暂无 来源:西江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潘粤华 “自从包公在肇庆发动群众挖井取水后,城区的古井文化就越发厚重。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少古井被填埋,当中不乏一些有较大历史价值的水井。”日前,肇庆市博物馆原馆长冯浩告诉记者,按照国家
从元人学杜杜看元代模杜之风
作者:曾亚兰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学杜  元好问  李俊民  玉山草堂  杜诗学  马祖常  胡应麟  《论诗三十首》  元代诗歌 
描述:从元人学杜杜看元代模杜之风曾亚兰元代自忽必烈至元八年(127)改国号为大元,迁都大都起至惠宗妥欢帖睦尔至正二十八年(136)元灭,短短不足百年,而文学创作颇盛。元曲是元人引以为自豪的时代文学。元
从来佳茗似佳人——谈谈苏轼的茶诗词
作者:周树斌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诗词  王安石变法  劳动人民  文学史  豪放派  艺术风格  社会底层  四川省  茶叶 
描述:缪宛转之度,开一代豪放派之宗,被后世称为可“雄视百代”之作。在政治上,由于他先是主张革除弊政,继而反对王安石变法,终又非议旧党的某些措施,因而受到新、旧两党的夹攻,屡遭贬谪,仕途多舛。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