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叶淡竹叶应是两味药
-
作者:王绪前 来源:福建中医药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淡竹叶 银翘散 中医学院 导赤散 小蓟饮子 教材 方解 药学 医方 组成
-
描述:竹叶、淡竹叶是两种药,但近年来某些书籍、教材将二者混为一谈。兹略举几例:广东中医学院编《穴中医方药学》(一九七三年六月版)于银翘散组成中为淡竹叶,但方解中又云竹叶,将凉膈散、导赤散中竹叶改
-
中学生物学教学也应是两条腿走路
-
作者:刘汉兴 来源:生物学通报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生物学教学 生物教学 生物教师 教学观点 教材 培养学生 生产实际 生产劳动 植物学 动物学
-
描述:生产为綱的主导思想下,取消了植物学、动物学,而改編成
-
是“罢相回乡”还是“拜相进京”——《泊船瓜洲》教学一得
-
作者:刘岩波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写作背景 泊船 家乡 组织教学 教学参考资料 七言绝句 北宋 教材 感叹
-
描述:诗人又何须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呢?一般说,只有在离开家乡时表达这种感情,才是
-
“学习方法指导”系列“发现”(之二)
-
作者:徐绍仲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发现法 概念联想 王安石 语文教学 教学改革 学习方法指导 事物 辩论 作者 教材
-
描述:(4)联想发现法,联想发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事联想发现,即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二是概念联想发现,即由于某概念而想起其它的概念。先看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据说少年的李白曾一度
-
字斟句酌 精益求精——对《麻雀》一课修改的认识
-
作者:沈祖文 沈海涛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遣词 献身精神 小学 五年制 麻雀 王安石 教材 文学史 修改 被动性
-
描述:相比较,谈谈我们的一些认识。一、遣词更精确五年制:“……,好像闻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六年制:“……,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闻”是一般动物所具有的特征,带有被动性。而将“闻”改成
-
应是“同行十二年”
-
作者:刘风全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木兰诗 人教版 古代军队 编制单位 教材 同行 杜甫 长期使用 注音 军队编制
-
描述:八年级《语文》下册杜甫《兵车行》一诗中有"行人但云点行
-
治《伤寒论》之一得
-
作者:吴考槃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寒论 四逆汤 大承气汤 桂枝汤 仲景 柴胡汤 吴澄 教材 评价 学者
-
描述:,左宜右有,小叩小鸣,大叩大鸣,承前启后的大著作。而近来一般教材,见仁见知,言人人
-
“好”(hǎo)逑乎? “好”(hào)逑乎?
-
作者:王晓维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 高中 形容词 君子 教材 汤显祖 牡丹 诗经 七出 塾师
-
描述:高中《语文》第四册选有汤显祖《牡丹亭》的第七出《闺塾》,开头有老塾师诵读《诗经-关雎》的前四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情节,教材把其中的“好”注为hào.这是错误的。 “好
-
“不言之教”应是领导干部追求的
-
作者:赵畅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不言之教 领导干部 吴起 上生 意谓 行为 教育 老子 战国 教材
-
描述:战国初期的名将吴起,有一次见一名士卒腿上生了毒疮,便亲自用嘴给他吸出脓血。知道此事的人无不称颂。吴起的无言之行,该是教育官兵的最为生动的教材。老子比较信奉不言之教,意谓靠行为、行动去实际
-
“好”(hao)逑乎?“好”(hao)逑乎?
-
作者:王晓维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好” 《牡丹亭》 《闺塾》 《语文》 汤显祖 第四册 高中 诵读 开头 教材
-
描述:高中《语文》第四册选有汤显祖《牡丹亭》的第七出《闺塾》,开头有老塾师诵读《诗经·关雎》的前四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情节,教材把其中的“好”注为hao,这是错误的。[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