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九渊哲学的解释学意义
作者:刘雪影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解释学  六经注我  方法论解释学  本体论解释学  本心  理解  实践 
描述:实践伦理学的特征。 1陆九渊哲学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但贯穿始终的是其伦理哲学,其所有本体论和认识论只有放置于伦理视角中才是可以理解的。 2、陆九渊的伦理哲学不仅包含人与人之间的伦理
陆九渊治荆及其思考
作者:杨小光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社会危机  荆门之政  哲学理念  六字诀  发明本心  历史环境  指导思想  《宋史》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描述:在860年前的南宋时期,江西省金溪县的青田村有一个男孩呱呱坠地,他的名字叫陆九渊,后来成为那个时期和集理学之大成的哲学家朱熹并峙的思想霸主,左右着时代的精神取向。陆九渊一生创造的哲学思想体系高标独帜
“心学”教育家陆九渊
作者:肖弟郁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教育家  学生心理  朱熹  讲学  象山  江西省  教学方法  读书 
描述:陆九渊(1139—1193年),宋江南西路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字子静,号存斋,又号象山。是南宋时期与朱熹齐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自幼聪慧勤奋
陆九渊故里初考
作者:练诗华 左会明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青田  基层行政  陆氏  故里  金溪县  “里”  环境描写  象山先生  抚州 
描述:陆九渊故里初考
陆九渊的诗论及其诗
作者:姜翯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陶渊明  诗论  诗歌风格  田园诗  江西诗派  哲理诗  题赠诗  《大雅》  “本心” 
描述:陆九渊的诗论及其诗
陆九渊心学特征探究
作者:惠吉兴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宋明理学  本心  唯心主义  宇宙万物  主观感觉  封建伦理道德  客观主义  道德规范 
描述:识或观念,而是一种先天的普遍的道德规范,是独立自存的伦理实体。他说,“故仁义者,人之本心也。”(《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页。以下凡引出此书只注页码)“四端者,即此心也,”(第149页
试析陆九渊的思想结构
作者:安京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精神本体  思想结构  圣人之道  天地之心  试析  “理”  主观唯心主义  万物  杂著 
描述:分析陆九渊宇宙观中的几个范
陆九渊的认识论的心学特征
作者:钮福铭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思想体系  认识论  是非标准  封建社会  全盘否定  人性  心学  真理  邪正 
描述:,善恶颠倒,入迷途不知返,正者为主,“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不“蒙蔽”不“陷溺”,行得
陆九渊的“格致”学说
作者:张立文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  “格物致知”  “物”  语录  朱熹  “本心”  哲学思辨  穷理  思辨结构 
描述:辨结构,是毋需通过“格物致知”的途径去体认“本心”的,而只需反省内求,就可以自己体认“吾心”。然而,当陆九渊在构筑其思辨结构时,“本心”不得不设置一个自己的对立面,这便是“物”。因此,如何使“物
陆九渊伦理思想管见
作者:朱永龄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伦理思想  陆氏  修养方法  心学  刘少奇  语录  主观唯心主义  象山先生  选集 
描述:共三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