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觏的“礼顺人情”论——兼与胡瑗反人情论的比较
-
作者:焦秀萍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礼与情 礼与情 礼义与利欲 礼义与利欲 主内与主外 主内与主外
-
描述:李觏与胡瑗是北宋同时期的儒学代表人物,但二人就礼与情即礼义与利欲问题上却存在着巨大分歧,具体表现在情之善恶、礼与情之关系以及礼义与利欲之关系等方面,他们对后世儒学的影响也有极大不同。究其实质,仍然是
-
李纪恒在云南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李纪恒在云南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从李瑞清的书法说起:兼析“愚忠”与“高古”
-
作者:孙洵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愚忠 书法 两江总督 新式学堂 教育事业 知名学者 刘坤一
-
描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初夏,在江宁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遵奉谕旨,酝酿创设新式学堂。首先是邀约知名学者与关心教育事业的社会名人讨论怎么办学。参与此类具体事项的有张謇(1853年—1926年,字季直,江苏南通人。光绪二十七年
-
草木有荣枯,臣心终不死:关于李瑞清的基本认识
-
作者:王东林 杨树明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清末民初 认识
-
描述:清末民初,既是一个时代的转折,也是李瑞清个人命运的转折。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晚清封疆大吏的李瑞清,巧妙选择了一种死法——不死之死,以表达对清王朝的忠,以及对中华民国的顺。这是笔者对李瑞清的一个基本认识。
-
师古以用今:李觏对儒家经典的解读
-
作者:饶国宾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经典 儒家经典 师古以用今 师古以用今 李觏 李觏
-
描述:研究李觏如何在解读儒家经典的基础上阐述自己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拓展李觏现实主义思想特征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康国济民为意,可谓师古以用今之情怀;道不以权,弗能相济也,乃李觏对《易》之解读;摭其大略
-
哲思深蕴的记忆“眺望”:对李浩《将军的部队》的阅读印象
-
作者:彭宏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忆 将军 短篇小说 部队 叙事者 人生经历 生活细节 叙事笔调 军旅小说 鲁迅文学
-
描述:李浩的《将军的部队》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单看题目,难免望文生义,视这篇小说为军旅题材,但在获奖后的一次访谈中,作者却声称:不希望它被定位为单纯的军旅小说,它是一部关注情感的作品。①诚如斯言
-
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 统一战线工作要不断创新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统一战线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统一战线工作 省委副书记 云南 统战工作 部长会议 思想观念 认识到位 干部培训
-
描述:在最近召开的云南全省统战部长会议上,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要做到四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创新思想观念,确保统战工作认识到位。要把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
-
李之鼎生卒年及陈三立挽联辑补一则
-
作者:谢海林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卒年 陈三立 辑补 挽联 文献价值 宋人
-
描述:迈县知县。工诗文,好抄书,手自勘校。购书不惜重金。”王河等编著《中国历代藏书家辞典》(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页)亦载之甚略。二者皆载其生于1864年,卒年却不明。李灵年等主编的《清人
-
李纪恒:以思想大解放 促进沿边民族地区大发展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沿边民族地区 思想大解放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省委副书记 科学发展观 思想层面 解放思想 经济社会
-
描述:远、泸西等10个县市,
-
宽容与公正:论李觏法制思想的伦理意义
-
作者:赵海涛 靳晓娜 来源: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法制 法制 宽容 宽容 公正 公正
-
描述:李觏的法制思想首先强调刑礼相辅,反对重刑,体现了宽容精神。他还提出天子与天下共法即一致于法的主张,反对救赎,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公正。这些观点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但由于他不可超越的时代局限,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