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18)
报纸(621)
学位论文(163)
图书(142)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972)
地方文献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3(425)
2011(483)
2010(479)
2009(429)
2003(235)
2001(212)
1996(217)
1994(202)
1982(76)
1979(36)
按来源分组
古典文学知识(50)
学苑教育(7)
群众(4)
中华书局(2)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1)
小学生天地(中年级版)(1)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作家(1)
中国医疗保险(1)
王安石叫板的北宋法官
作者:郭建  来源:法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叫板的北宋法官
如果这是宋史 王安石变法卷
作者:高天流云  来源:文化艺术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中国  古代史  古代史  宋代  宋代  通俗读物  通俗读物 
描述:如果这是宋史 王安石变法卷
王安石:凌寒独自开
作者:薄其芳  来源:南京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凌寒独自开
带你穿越到王安石时代
作者:暂无 来源:东南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见习记者 朱文蔚 通讯员 施闰闰)提到王安石,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王安石变法”,对于它的内容、结果和影响,许多学生甚至都可以倒背如流。但鲜有人知的是,究竟是什么让他的变革思想得以萌生
王安石隔空劝解王昭君
作者:暂无 来源:淮海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宝 根 宋仁宗嘉祐三年,38岁的王安石写了两首诗,题目都叫《明妃曲》。显露了宰相之才的王安石,在诗里和古来王昭君故事的传诵者们别扭了一把。 王昭君的故事,观点有几种,比较多的或恨画师
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
作者:暂无 来源:科学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传》,梁启超著,解玺璋译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定价:32.00元 “梁启超为何要写《王安石传》”,是解玺璋为《王安石传》所写序言的标题。千年之后,梁启超为王安石翻案
贴红双喜婚俗起源于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南湖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有此一说 N北风 中国人逢有结婚吉庆时,爱在门户、窗牖、厅堂和洞房器物上贴上红纸双喜字,反映了人们盼望喜事成双来临的心理。 这一习俗与北宋名臣王安石双喜临门的故事
王安石雕像亮相环湖路
作者:暂无 来源:南京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邹伟) 记者昨获悉,玄武湖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将于10月1日竣工。其中,环湖路(玄武门—和平门段)改造和新建了7处景点,充分挖掘和再现了王安石“泄湖为田”等历史故事。 玄武湖环湖路
王安石妙计针对离职管理
作者:暂无 来源:人力资源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古代官吏住所内的一应家具杂物都是由机关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 据《海瑞集·兴革条例》记载,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丞、主簿等有六十种。洪武时,黄州府有个同知(知府的副职)安贞,因“擅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员向按察司(司法机构)检举,按察司又向中央汇报。朱元璋得知后,为安贞开脱,说是:“房
贴红双喜婚俗源于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中国人逢有结婚吉庆时,爱在门户、窗牖、厅堂和洞房器物贴红双喜字,反映了人们盼望喜事成双来临的心理。这一习俗与北宋名臣王安石双喜临门的故事有关。 相传王安石二十岁时从老家江西去京师汴梁赶考,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