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三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描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临川方言研究综述
作者:吴碧宇  来源:晋中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  临川  方言  方言  研究  研究 
描述:从临川方言的语音、词汇和句法三方面介绍了学者们对临川方言的研究,其中语音研究成果突出,但词汇研究和句法研究,尤其是句法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领域,指出了临川方言的后续研究空间。
中华封建帝国财政边界王安石变法的挑战
作者:刘守刚 刘雪梅  来源: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帝国政制  财政边界  王安石变法  财政改革 
描述:在相当程度上挑战了帝国财政的边界,其失败也是因为这个边界在帝国框架内无法有效突破。不过,王安石变法可视为晚清开始中国财政转型的先声。
王安石《字》的成书时间和版本流传考
作者:徐时仪  来源: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  王安石  成书时间  版本流传  《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  成书年代  中华书局  《四库全书总目》  古籍整理与研究 
描述:王安石《字》的成书时间和版本流传考徐时仪北宋一代名臣王安石的《字》曾一度独行于世,奉为科举取士的圭臬,对有宋一代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笔者曾就其内容和影响作过一些考证和论述,①兹
北宋为什么变成了南宋——从林语堂笔下的王安石开去
作者:王松奇  来源:银行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语堂  王安石  北宋  南宋  经济规律  改革  历史人物  国家干预  创新 
描述:王安石新政的失败说明,改革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褒义词,只有顺应经济规律、能提高国民福利水准的政策变动才是积极意义上的创新和改革,否则就是制造浪费和混乱的“政策乱动”。
文人的相争与相亲——从王安石和苏轼的恩怨开去
作者:张军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知识阶层  北宋  皇帝  宋神宗  科举考试  结局  乌台诗案  宰相 
描述:文人的相争与相亲——从王安石和苏轼的恩怨开去
郑玄三礼注研究
作者:杨天宇  来源:天津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仪礼  注释  研究  周礼  注释  研究  礼记  注释  研究 
描述:郑玄三礼注研究
“李觏无子孙”质疑
作者:江建华 刘敦龙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李觏  家世  方舆胜览 
描述:“觏无子孙”之说由来已久。文章就此说的由来和流传进行罗列梳理,分析祝穆《方舆胜览》及民间有关此说的可疑之处,提出疑义和不同见解。列举与此相反之事实及史料记载,甄别正反双方例证之虚实,并分别对“无子
“李觏无子孙”质疑
作者:江建华 刘敦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李觏  家世  方舆胜览 
描述:“觏无子孙”之说由来已久。文章就此说的由来和流传进行罗列梳理,分析祝穆《方舆胜览》及民间有关此说的可疑之处,提出疑义和不同见解。列举与此相反之事实及史料记载,甄别正反双方例证之虚实,并分别对“无子
“李觏无子孙”质疑
作者:江建华 刘敦龙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家世  方舆胜览 
描述: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