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异思维训练重在引导
-
作者:徐思明 来源:石油教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求异思维训练 王安石 青年学生 高中学生 作文教学 杜甫 置之死地而后生 新认识 江苏油田 结构模式
-
描述:求异思维训练重在引导
-
高棅《唐诗品汇》述评
-
作者:黄炳辉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品 盛唐诗坛 格调说 唐音 沧浪诗话 前后七子 孟浩然 王安石 杜甫 诗必盛唐
-
描述:七子格调说的先声,实是力矫南宋至金、元重视诗律、诗法、句法等变化的偏窄研究狭路,为恢复古道古风鸣锣开道。《唐诗品汇》在明代乃至清
-
妙笔点化 铸成新唱
-
作者:马双有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句 登泰山 王安石 模仿 刘禹锡 流传 李白 杜甫 孔子 毛泽东
-
描述:高大之意,
-
关于七言绝句──病榻琐谈
-
作者:张白山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七言绝句 七绝 语言文字 唐人绝句 王安石 琐谈 自然的音节 自然音节 《绝句》 杜甫
-
描述:关于七言绝句──病榻琐谈
-
王季思和侯外廬论《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戏曲 汤显祖 柳宗元 人民日报 中文系 文学史研究 探索 杜甫
-
描述:一出里“花神一口气数說了近四十种花色,弄得那个和阳世作对
-
唐南海贡荔枝质疑
-
作者:郑明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荔枝 南海 唐都长安 杨贵妃 岭南 白居易 香味 所生 杜甫 乐史
-
描述:今五岭南之两广地;小言之,即今广州市郊。其之于唐都长安,不啻数千里之遥。荔枝极易败坏,白居易有《荔枝图序》云:“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况南海之于唐都长安,犹有汉、湘、大江,以驿马之力,虽“飞驰以进”,亦已色香味尽去矣!《本草》有言:“荔枝生岭南及巴。”又云:“初惟出岭南,后出蜀中。”然以左思《蜀都赋》“旁挺龙目,侧生荔
-
李杜七古异同论
-
作者:葛景春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白 乐府歌行 杜甫 《蜀道难》 七古 《梦游天姥吟留别》 《将进酒》 李杜 胡应麟 《唐诗别裁集》
-
描述:李杜七古异同论葛景春李白和杜甫的七言古诗(包括七言、杂言乐府歌行)是唐诗七古创作的最高成就,即使是后人也无出其右者。明人胡应麟曾对唐代的七言歌行有一个总评:“唐七言歌行,垂拱四子,词极藻艳,然未脱梁
-
陶诗“枯槁”说辨疑
-
作者:李华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辨疑 《诗薮》 胡应麟 陶渊明诗 杜甫 评论 田家语 陈师道 《养一斋诗话》 苏轼
-
描述:关于陶渊明诗的特色,前人颇多精当的评论。其中有一种看法,认为陶诗“枯槁”。明胡应麟《诗薮》认为这种看法出于杜甫。他说: 子美之不甚喜陶诗,而恨其枯槁也;子瞻剧喜陶诗,而以曹、刘、李、杜俱莫及也。二人
-
历代“李杜优劣论”画廊剪影
-
作者:黄荣志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居易 优劣论 李杜并尊 文学史地位 李白诗歌 李杜并重 社会地位 中进士 王安石 杜甫
-
描述:文学史上,李杜优劣论,最早可溯源到自居易文论。白居易生当李杜的文学史地位没有得到确立的时代。我们知道,白居易29岁中进士前社会地位较低,又曾避战乱四处漂泊,较广泛地
-
黄庭坚诗歌艺术风格浅谈
-
作者:孙文葵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艺术风格 江西诗派 诗歌艺术 深远影响 杜甫 用韵 王安石 宋诗 创作道路
-
描述:他在形成宋诗风貌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上,历来评价不一.不仅后代争议很大,就是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