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1)
图书(77)
报纸(61)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7)
地方文献 (41)
才乡教育 (5)
红色文化 (3)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2(11)
2008(7)
2001(6)
1999(5)
1998(3)
1996(5)
1995(3)
1994(4)
1983(8)
1980(1)
按来源分组
敦煌研究(4)
敦煌学辑刊(2)
山西教育(1)
新高考(高二版)(1)
词学(1)
收藏家(1)
社区(1)
社会科学杂志(1)
丝绸之路(1)
社科纵横(1)
巧手妙笔精神 ――― 杨炳云书法展侧记
作者:暂无 来源:济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巧手妙笔精神 ――― 杨炳云书法展侧记
春雨无声辉煌:记井陉县实验中学校长王英庭
作者:康泽礼  来源:文论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报告文学  中国  当代 
描述:春雨无声辉煌:记井陉县实验中学校长王英庭
汤显祖、屈大均、闻一多走笔澳门
作者:冯六顺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屈大均、闻一多走笔澳门
借得丹青精神(《谈艺录》方法谈)
作者:钟元凯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谈艺录  王安石  中国传统诗学  分析方法  文学史  文学现象  批评史  诗论  精神  丹青 
描述: 《谈艺录》是一部以探讨中国传统诗学为主要内容的著作。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在各项文学艺术的门类中,诗的成就最光彩夺目,它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了人们谈艺的重心。不仅是诗话词话,就是在最寻常的日记、尺牍中,又何尝不能见
苏轼两首咏苍梧山词的虚之妙
作者:王毓容 郑航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乌台诗案  翰林学士  王安石  次韵  杭州  东坡 
描述:《次韵陈海州书怀》、《次韵孙职方苍梧山》是苏轼咏苍梧山的名作。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与王安石政
才华横溢 本色率真——汤显祖的戏、做人与为官
作者:李玫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率真  剧作家  《牡丹亭》  传奇  本色  人性美  世界范围  读者  人文精神 
描述:才华横溢 本色率真——汤显祖的戏、做人与为官
生花妙笔春光——读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作者:沈鹏云  来源: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词句准确精到  文章赡丽  闲雅有情思 
描述:宋初词坛领袖人物之一的晏殊的作品典雅华丽,颇有情思。晏殊的名作《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最能体现其风格特点。该词概括得形象生动,描绘得神彩飞扬,表达得自然而真切,字字如珠。晏殊传世词集曰《珠玉集》是当之无愧的。
晏殊《蝶恋花》“乐景哀”辨
作者:昝娟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蝶恋花》  《蝶恋花》  晏殊  晏殊  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表现手法  《珠玉词》  《珠玉词》  教学参考  教学参考  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  苏教版  苏教版  反衬  反衬 
描述:烘托、共鸣的手法,后者在艺术中可称作反衬、对比的手法。”在这里出现了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以乐景哀情。
怀念绍棠:一位编辑于一位作家的纪念日
作者:徐兆淮  来源:太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中年作家  新时期文学  乡土文学创作  编辑部  大运河  当代文学史  文学编辑  钟山  右派 
描述: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不觉间竟干了三十年的文学编辑工作。期间联络、结识的来自全国老中青作家可谓多矣。而那时的通讯工具甚为简陋,除了书信来往,就连家庭电话也是稀罕之物,何谈手机、电脑等现代通讯、办公用具?从编辑岗位退休多年,年过七旬之后,闲暇里整理旧日书报杂志,忽而发现来自全国老中青作
《水浒传》“洪太尉误走妖魔”是影射王安石变法
作者:卢明  来源:水浒争鸣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我们知道,《水浒传》是一部讴歌英雄主义的小说,但它的开篇却写了一个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说洪太尉受天子之命赴信州龙虎山请张天师去京城作法,在伏魔殿前揭开镇魔封皮, 放出一百零八个妖魔,这些妖魔就是后来的梁山一百零八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