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47)
报纸(152)
图书(44)
学位论文(13)
会议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65)
地方文献 (71)
地方风物 (13)
非遗保护 (7)
文化溯源 (3)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75)
2013(24)
2011(40)
2010(54)
2007(28)
2006(21)
1992(2)
1990(13)
1988(5)
1984(9)
按来源分组
闽江学院学报(5)
中国地名(2)
雨花(2)
资料通讯(1)
中医杂志(1)
黑龙江中医药(1)
基层医学论坛(1)
四川中医杂志(1)
陕西中医函授(1)
上海故事(1)
由《论成周学礼》看用彤与儒学的现代转化
作者:赵建永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用彤  儒学  礼教  中国文化  主体性道德人格  周礼  学礼  现代价值  成周  立国之本 
描述:教育和治国理念中的主导地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周礼的各种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是儒家产生的直接源头。经孔子述传,“礼”遂成为儒学的核心范畴,形成了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新文化运动时期,礼教遭到新派人物的猛烈批判,将礼教的人文教育精神与封建纲常制度混同起来而全盘否定。由于对于礼教
从“沈之争”看汤显祖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
作者:王维  来源: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意趣神色”  “意趣神色”  “神情合至”  “神情合至”  道禅思想  道禅思想 
描述:本文通过"沈之争"中汤显祖对于声律问题的看法,并结合其学术思想的分析,试图找出他的"意趣神色"等美学思想的形成原因。另外,根据汤显祖的诗歌和戏曲实践,本文将进一步印证"意趣神色""神情合至"等美学
昆剧的市民话题——“沈之争”新解读
作者:顾聆森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之争  解读  市民  昆剧  《牡丹亭》  16世纪  汤显祖  改编本  宜黄腔  传奇 
描述:,作出声明,表达了如下观点:[第一段]
香砂六君子同名异方辨
作者:金永祜  来源:福建中医药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香砂六君子同名异方辨
词端合唱宜黄:再论汤显祖剧作的腔调问题
作者:苏子裕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剧作的腔调问题是戏曲史界争论的热点之一。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戏曲史上著名的"沈之争",而且关系到明代传奇用何种声腔创作和演出的问题。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四种观点
王安石吃饭实在不讲究亲戚来了“两菜一
作者:许禾钢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吃饭  个人卫生  办公室 
描述:务是“知制诰”,就是皇帝办公室秘书处负责草拟诏书的官员,管机要的重臣,自然也在被邀之列。
要电汇志:绍绅致京卿电:杭州铁路公司京卿鉴陈道到绍办事
作者:暂无 来源:女报 年份:19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要电汇志:绍绅致京卿电:杭州铁路公司京卿鉴陈道到绍办事
锤炼“心”品行 塑造“可”形象 何中
作者:暂无 来源:眉山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牢固树立责任心、公正心、关爱心、淡泊心,这是对组工干部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最根本要求。组工干部应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率先垂范,用自身的模范言行,锤炼 “心”品行,塑造可敬、可信、可亲、可靠四种
舒同不题的个字
作者:毛呈俊  来源:北京支部生活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共产党员  共产党人  三个代表  书法家  品德  操守  立场  无数  工人阶级先锋队  神圣使命 
描述:已故著名书法家舒同,以独具一格、圆润遒劲的舒体闻名天下,许多人都以拥有一幅舒同的墨宝为荣。舒老一生赠字无数,但有一条,若是有人请他写难得糊涂,舒老都一口回绝:我是共产党人,不能糊涂,要写请另找人。 好一个不能糊涂,老共产党员的操守品德,通过这四个字昭然
江西省 建昌府志 (
作者:  孟炤等修 黄祐等篡  来源:成交出版社有限公司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江西省 建昌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