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新学派人才观对我们的启示
-
作者:宋忠赤 来源: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才观 王安石 新学派 北宋 启示 通才教育 教育理论 人才培养 少数民族 教育改革
-
描述:贫积弱的局面,必须
-
论苏轼的文艺观
-
作者:苏利生 来源: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拭 苏轼 “身与竹化” 文学作品 文艺观 社会功能 有为而作 文艺理论 王安石 画竹
-
描述:样榜。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具有成熟的进步的文艺观,为后代的文化理论家提供了借鉴。
-
荐贤者贤
-
作者:杨存社 来源:党史天地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管仲 治国之术 经常性工作 举荐人才 夺王位 秦穆公 组织人事 欧阳修 王安石 治国安邦
-
描述:若没有超人的识才水平,就很有可能埋没人才。管仲少有大志,精通治国之术,苦于英雄不得志,迭遭磨难,在言谈举止中曾给人以“贪、愚、不肖、怯、无耻”的印象,鲍叔牙没有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管仲和他合伙做生意,管仲每次都多拿一些红利,鲍叔牙不认为他贪婪,知道他太贫困了;管仲曾帮助鲍叔牙出谋划策,搞得二人越来越贫困,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愚笨,知道点子也有有利不利的时候;管仲曾三次入仕,次次都被国君赶走,鲍叔牙不认为他没有才能,只是没遇到明君;管仲参战三次,开小差三次,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怯战,知道他家中有老母亲需要照料;管仲事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王位,公于纠败,大臣召忽自杀,而管仲却甘愿做了一名囚徒,倍受屈辱,鲍叔牙知道他不以小节为羞唇,而耻于功名不被天下人所知。正因为鲍叔牙对管仲深为了解,所以他竭力向齐恒公举荐管仲,管仲由衷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后人亦称赞?
-
高考综合练习(二)
-
作者:钟德赣 胡道吾 詹火滥 彭梅华 张家旭 曾小英 李慧芳 邹翔安 杨金昭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综合练习 地内行星 预算外投资 高考 银河系 二次流 整体演化 欧阳修 王安石 恒星的形成
-
描述:jué抓)取 翕(xī收敛)忽 仓廪(lǐng米仓) 2.不能按声旁准确读出(普通话)字音的一组形声字
-
爬格子的苦与乐
-
作者:王银平 来源:贵州气象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爬格子 “为人作嫁” 气象编辑 感受生活 合潮流 苦吟诗人 失时机 王安石 文化遗产 子能带
-
描述:玩艺,除了惊叹,便是退避三舍,我不想赶潮流,也不想凑热闹,心情安然沉稳,我认定爬格子最能让我感受生活的乐趣。
-
苏轼与文章之法
-
作者:毕熙燕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苏武 苏轼 圣人之道 文学创作 黄庭坚 王安石 “法” 创作规律 柳宗元
-
描述:苏轼与文章之法
-
海棠俏丽着新装 杜甫无诗话短长
-
作者:陈恭悦 来源:江苏绿化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贴梗海棠 杜甫 海棠诗 西府海棠 垂丝海棠 木瓜海棠 王安石 苹果属植物 宋代理学家 金丝桃科
-
描述:海棠俏丽着新装杜甫无诗话短长陈恭悦海棠开在仲春,超凡脱俗,做视群芳。唐代诗人贸耽(730一850)把它称为“花中神仙”,连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老师刘子(1101一1147)也写下“出姿淑态弄春晴,梅借
-
苏子杂谈(续)
-
作者:武守志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子 王安石 文化人格 熙宁 东坡 制置三司条例司 参知政事 西湖 子玉 张方平
-
描述:苏子《议学校贡举状》,为上神宗皇帝之奏议,据《续通鉴》该文作于熙宁二年(1069年)五月.时王安石参知政事,欲为变法罗致人才,故请建学校,罢诗赋明经诸科,专以经义论策取士.诏两制、两省、御史台、三司
-
传统与现代的跨越──谈朱秀坤的花鸟画
-
作者:崔基旭 来源:美术之友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笔花鸟画 工笔画 写意画 现代艺术 形式因素 俄狄浦斯情结 传统工笔 形式美 王安石 中国传统文化
-
描述:传统与现代的跨越──谈朱秀坤的花鸟画崔基旭当今画坛,缅于传统者,以其学有师承而沾沾自喜;崇尚现代艺术者,又因其新而标异立帜,传统与现代似乎成了难以相融的两个独立范畴。事实上,任何一个成功的艺术家都要完成过去(传统)──现代──未来的跨越。从朱秀坤最近...
-
“后有不如,甘当同罪”
-
作者:古意 来源:民主与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吕惠卿 王安石 组织行为 举荐人才 个人行为 宋人轶事汇编 人事部门 人事管理体制 人的失误
-
描述:“后有不如,甘当同罪”古意近人丁传靖编辑的《宋人轶事汇编》中记叙了一段宋代名臣欧阳修举荐人才的故事,大意说:有一个名叫吕惠卿的文人,很得欧阳修赏识,当吕惠卿在文坛和政坛上都还没有什么地位时,欧阳修就极力向各方面推荐他,说他是一个品行端正、学问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