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廷贤《病家十要》诠释
-
作者:马崇生 来源:大众中医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龚廷贤《病家十要》诠释
-
陆九渊“六经注我”的生命实践诠释学
-
作者:张文修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六经注我 生命实践 经典诠释
-
描述:注疏之作,他以生命实践为经典诠释的形式,相比之下,儒者注经成了等而次之的学问了。
-
情理与伦理: 一种历史的阶段性诠释
-
作者:李建华 陈芬 来源: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阶段性 情感方式 以理节情 “心” 道德生活 情理关系 董仲舒 伦理 道德理性 陆九渊
-
描述:情理与伦理:一种历史的阶段性诠释中南工业大学李建华陈芬情理关系始终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争论的主题之一。就其基本思想倾向而论,历来就是重“理”轻“情”。尽管有人倡导“情理合一”的情感方式,但施之于道德
-
由《论武王》看苏轼海外《志林》的诠释问题
-
作者:李贞慧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志林》 史论 《书传》 王安石
-
描述:的一项参考。
-
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辨析
-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诠释方法 陆九渊 学思 心学 “六经注我” “格物” 学术理路 相统一
-
描述:陆九渊倡导的“六经注我”不属于文本诠释方法,而是一种为学的路径。陆九渊对“读书”、“格物”、“穷理”、“道德本心”诸问题的分析,透显了他力图使“尊德性”与“道问学”相统一的学术理路,
-
诠释学距离与理解之蔽的形成: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辨析之二
-
作者:彭启福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诠释学距离 心学 理解 陆九渊
-
描述:蔽的形成机制,为我们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正确处理读者主观性与作者主观性之间的张力,以达成对文本作者原初意图的准确把握,提供了重要的启迪。
-
论宋代浙江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
作者:徐吉军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日文化交流史 天台山 明州 大藏经 日本学者 天童 智者大师 曹洞宗 法统 和尚
-
描述:宋代,是浙江与日本文化交流十分频繁的时期,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时,浙江是全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而日本的文化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双方的文化交流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
-
《宋代经济史》质疑
-
作者:李裕民 来源:中国经济史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经济 土地兼并 北宋 兼并浪潮 僧道 《太平寰宇记》 寺观 教授 宋太祖 宗教政策
-
描述:意见一方,颂扬的话自然舒服顺耳,但了解存在的问
-
中国古代文学(宋代部分)自测题
-
作者:暂无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范成大 王安石 范仲淹 辛弃疾 李清照 苏轼 醉翁亭记 周邦彦 岳阳楼记
-
描述:~~
-
宋代稻作农业的价值
-
作者:孙开铨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稻作农业 范成大 水稻生产 四时田园杂兴 稻作生产 北宋 劳动人民 王安石 辛弃疾 边际效应
-
描述:宋代稻作农业的价值重庆市九龙坡区农科所孙开铨中国是稻作农业的发源中心,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关于稻作农业的历史发展状况、规模、内涵以及农业经济等领域。过去都曾分别在国内发表过文章。现在仅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