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刘绍棠(图)——回忆绍棠之三
-
作者:王默沨 来源:天津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电文:母病危速归,父字。时间是在1958年7月13日。
收发室的姚四喜对我说,电报昨天一早就到了,可咱厂昨天是厂休日,你一天没到厂里来,给你往单身宿舍打过电话,你同屋的人说,你在八家庄租了房,可我不知你住在哪个门里,也就没给你送去,实在对不起……
我说你这就够负责任的啦,谢谢。
-
产业创新促经济转型 本报记者 孙世芳 刘 麟 王
-
作者:孙世芳 刘 麟 王小伟 陈 郁 来源:经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压题图片 常德城市新貌。(资料图片)
提到湖南省常德市,让人想到山水的绮丽和清秀,让人想到谷丰鱼肥的鱼米之乡。走进今天的常德,千年农耕文明与新型工业文明的交融,让人们看到了一座清山秀水间的工业新城。
从“制造”到“智造”
在宽敞、明亮的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装车间,40台新纺机正
-
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的两处语病
-
作者:周全斌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青少年 写作 满载货物 大运河 刘绍棠 叶至善 叶文玲 工具书 初中语文教材 机动船
-
描述:现在全面征稿。全书计划200万字,收录1992一1994年关于全国
-
蒲柳风情 运河乡音
-
作者:施秀平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文学 大运河 北运河 蒲柳 短篇小说集 肖洛霍夫 中篇小说 荷花淀 新时期
-
描述:中,有三十多年生活在运河滩的蒲柳人家。他对那里的人情世态、地理风貌、民风习俗实在是熟悉到家了。他小时就酷爱自己的家乡运河滩。那里的人民善良,风光美好。他在那里打鸟、摸鱼、掏螃蟹;偷瓜、过家家、认字方;穿着花兜肚,滚喜床;村前村后,田野河边,渡头路口,到处都是他嬉戏的场所。他喝运河水,吃水中鱼长大。童年他也曾遭受三灾八难,每次都是乡亲们使他死里逃生。他与他的父老乡亲有着生死攸关的深情。运河滩养育了他,运河滩的人民使他大难不死,他无法离开生养他庇护他的运河滩,他把生命线紧紧系在农民的命运之船上。在他重新获得创作权利第一次出席文艺界聚会时即发出宣言:“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并保持“田园牧歌”风格。这正是“受人滴水之恩,必当以涌泉相报”的质朴的传统美德。他在创作实践中,始终咬住运河滩不放。运河是他的母亲
-
水车秧马入诗来
-
作者:虞澄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龙骨水车 农民 大运河 宋神宗 杭州 熙宁 润州 常州
-
描述: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冬天,浙西及江淮一带发生饥荒,担任杭州通判(知州的助理官)的苏轼,奉命沿大运河北上,到常州、润州(今镇江)一路账济。他是前年年底离开汴京(今开封)到杭州上任的,因为反对
-
走近张宝玺
-
作者:刘洋 来源:北京纪事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运河 刘绍棠 作家 通州区 政府官员 作协 沉底 修改意见 作品 接班人
-
描述:字的大作仍在打磨中。也只是在他出屋处理紧急公
-
为电视连续剧《运河人家》喝彩
-
作者:郑恩波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电视连续剧 北运河 改编者 刘绍棠 电视剧 乡土文学 人物形象 大运河 长篇小说 乡土小说
-
描述:为电视连续剧《运河人家》喝彩郑恩波孙明强同志:您好!我怀着极大的欣喜之情,赏观了您和李宝林、毛王月同志根据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的大运河乡土小说系列改编的14集电视连续剧《运河人家》。我对您和您
-
蜕变——与张宝玺对话
-
作者:刘进元 武怀义 来源:英才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蜕变 刘绍棠 通州区 大运河 农村 写作 文学作品 官场 作家 副书记
-
描述:没有认真地采访过他,只是把和他的一些聊天儿内容整理成对话。
-
《淬火集——郑恩波评论》
-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淬火 刘绍棠 评论文章 南斯拉夫 当代文学 域外游记 艺术世界 戈宝权 大运河 多瑙河
-
描述:《淬火集——郑恩波评论》
-
胡耀邦与“神童作家”的忘年情结
-
作者:窦应泰 来源:党史博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胡耀邦 大运河 乡土作家 团中央 乡土文学 “四人帮” 文学创作 反党反社会主义 农村合作化
-
描述:2年,刚刚16岁的刘绍棠奉调到团中央工作。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的文学创作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好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