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92)
学位论文(42)
报纸(32)
图书(28)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76)
地方文献 (13)
宗教集要 (5)
才乡教育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42)
2011(49)
2008(44)
2005(25)
2004(35)
2002(28)
2001(15)
1996(18)
1994(20)
1987(26)
按来源分组
其它(51)
名作欣赏(12)
文史知识(8)
百花文艺出版社(4)
文学自由谈(4)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戏剧艺术(1)
时代青年(悦读)(1)
语文世界(初中版)(1)
大理(1)
我为什么要品中国文人
作者:刘小川  来源:小说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人  曹雪芹  中国文人  生命体验  李清照  苏东坡  华夏文明  汉语  王安石  屈原 
描述:,李煜,李清照,曹雪芹,皆为厄运所造就。古代文人走向官场或背向官场,其生存路数是高度一致的。先秦时代百家争
文人都爱蟹
作者:陈慰  来源:美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螃蟹  食蟹  李瑞清  施今墨  品种  宋代  李渔  宋高宗  醉蟹  倪云林 
描述:自古以来,螃蟹被誉为"百鲜之尊",而吃蟹、饮酒、赏菊、赋诗,也历来是金秋时节的雅事。皓月当空,文人墨客在花间执一壶醇酒,轻剥蟹壳,品的是一种登仙的境界。西晋名士毕卓,被尊为"蟹神",他最喜在秋风里乘一叶扁舟,漫游在江南湖滨里。毕卓安坐船头,右手把酒杯,左手持蟹螯,观赏湖光山色之际呢喃着
文人戏曲略议
作者:路应昆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作品  汤显祖  艺人  创作  礼义  儒家思想  具体分析  封建统治者  窦娥冤 
描述:一、两种人的创作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开篇论"乐府体式"时曾引了两句"古人云"——"有文章者,谓之‘乐府’;如无文饰者,谓之‘俚歌’,不可与乐府共论也。"所谓"乐府",都是出自以文士为主体的"群英"之手。在论"杂剧十二科"时朱权又引元赵孟
臧否古代文人
作者:刘志红 郭海东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谢灵运  颜延之  黄宗羲  黄庭坚  古代文人  王安石  文震孟  文章  钟惺 
描述:"曹操听了,就派人追杀了匈奴使者。颜谢文章各有千秋颜延之与陈郡谢灵运均以辞藻华彩而齐名,然而他们的写作速度却相差悬殊。宋文帝曾命他们两人以《北上篇》为题写乐府诗,颜延之很快就
文人幽默“谢客”诗
作者:林来生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幽默风趣  文学创作  端木蕻良  现代作家  广西桂林  大熊猫  写作者  告示  刘绍棠  年代 
描述:现代作家端木蕻良,上世纪40年代家住在广西桂林的时候,孜孜以求于文学创作,苦于登门拜访者太多,于是便作了一首诗,作为"告示"贴在门上:"女儿心上想情郎,日写花笺十万行。月上枝头方得息,梦魂又欲到西厢。"初看此诗,像是写作者倾诉儿女私情,其实这是用含蓄的修辞手
《疗妒羹》对《牡丹亭》的接受
作者:茅海行  来源:戏剧丛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  文人  文人  吴炳  吴炳  李渔  李渔  主人  主人     
描述:种新词,
品读中国文人 感悟生命真谛:《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作者:严榕  来源:写作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人  陶渊明  司马迁  李清照  司马相如  苏东坡  品读  屈原  王安石  欧阳修 
描述:辛弃疾、李清照、曹雪芹、鲁迅共18位中国一流的文人,看作者独创性地将现代眼光与
春与伤春文学
作者:马宾海  来源:森林与人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春悲秋  《牡丹亭》  文学史  人面桃花  语录体散文  文化意蕴  文人  中学教育  夺胎换骨  唐诗选本 
描述:春与伤春文学马宾海受过中学教育的人都该记得这样一段文字,孔子和他最得意的四个学生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字点)坐在一起,各言其志,轮到曾皙时,他放下瑟站起来,从容地说出下面的话: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
吴梅先生与北方昆剧
作者:王卫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方昆剧  吴梅  《桃花扇》  《狮吼记》  苏州昆剧传习所  《牡丹亭》  昆曲艺术  美学教育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文人 
描述:吴梅先生与北方昆剧王卫民近现代有不少爱好戏曲的文人与戏曲艺人结为莫逆之交或师徒关系。如京剧界的梅兰芳与齐如山、程砚秋与罗瘿公、苟慧生与陈墨香,河北梆子界的尹澄甫与奎德社,秦腔界的李桐轩、范紫东、高培
一段心灵的挣扎史:苏轼黄州词文解读
作者:王玉英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州时期  苏武  苏轼  文化专制  词文  文人  “新我”  “变”与“不变”  封建社会  王安石 
描述:对苏武的研究,尤其对封建社会文化专制的认识不无神益。一、乌台诗案之训1、灾难突至的惊恐孔子曰:“富与贵,吾之所欲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儒家主张以正当的手段追求功名利禄,千百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