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教学应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探讨
作者:李弘  来源: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理教学  “三动模式” 
描述:"三动模式"是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提出来的,它的宗旨是要让我们的教学回归教学的本原、教学的本质,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在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方法。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合理运用"三动教学模式"中的"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代《牡丹亭》评点中情节结构与人物塑造之探讨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评点  情节  人物塑造 
描述:明代《牡丹亭》评点中情节结构与人物塑造之探讨
从回忆到研究:刘大年抗战史学研究再探讨
作者:朱春龙  来源:抗战史料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抗战史学  回忆抗战  研究抗战  主要意义 
描述:并存及其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抗战史研究理论体系。不仅如此,刘大年对研究抗战史学主要意义也有清晰认识,对后世研究抗战史有重要指导作用。
《周礼》六辞初探:中国古代文体原始的探讨
作者:邓国光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周礼》六辞初探:中国古代文体原始的探讨
“孟姜女故事”母题流变的实例分析
作者:曾嵘 朱高亭  来源:民间文化论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母题流变  集体意识 
描述:女故事”母题流变背后的深层原因。
中药香附炮制前后的GC—MS分析
作者:胡律江 郭慧玲 赵晓娟 肖小梅 胡志方  来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香附  建昌帮四制香附  GC—MS  质谱分析 
描述:分变化较大,且共有成分中α-香附酮等主要成分的含量均明显高于生香附,为进一步阐明传统建昌帮炮制技术的科学内涵奠定了基础。
江西宜黄戏曲音乐特点分析与研究
作者:杨菁 曾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唱腔  曲牌  打击乐  调式  旋法 
描述:入的探析,把宜黄戏中的唱腔、曲牌、打击乐,分别进行调式特点的分析、比较,对于研究传统戏种,发展戏曲艺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传统到“青春”:昆曲《牡丹亭》传播现象分析
作者:梅不寒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青春版  牡丹亭  传播 
描述:世的《牡丹亭》,是如何从舞台走向大众媒体、从中国走向海外的。这一部分不仅探讨近现代《牡丹亭》舞台传播与媒体传播现象,亦论及并回顾了其海外跨文化传播历程,并引发关于“青春版《牡丹亭》现象”的初步思考
《牡丹亭》两译本的文化分析:从目的论的角度
作者:熊灵燕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目的论  以充分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高度浓缩的语言 
描述: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便创造出功能上充分的目的文本。在目的论中,目的文本好坏的评价标准不是等值而是充分发挥了译者想要译文发挥的作用。本文尝试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牡丹亭》的文化翻译,看翻译目的在翻译行为中
《牡丹亭》中梦意象的美学分析
作者:姚华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事》  《牡丹事》  梦意象  梦意象  象征意蕴  象征意蕴  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  结构功能  结构功能 
描述:表现和结构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探寻<牡丹亭>中的梦意象的象征意蕴、艺术表现手段和结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