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在当代戏曲舞台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当代戏曲舞台  改编 
描述:提供有益的借鉴。
牡丹亭—侯庆艺术展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5月23日,“牡丹亭”—侯庆艺术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一场戏曲艺术家的着装表演开场,并同时呈现了古代与现代两位妙龄少女的情窦初开的一系列状态,一种懵懂,一种情怀。
传奇《牡丹亭》的蓝本商榷
作者:刘洪强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慕色还魂》  《杜丽娘记》  《李淳奴供状》  蓝本 
描述:的合理推测并不"合理"。这则材料对研究《牡丹亭》的传播也有参考价值。
《西厢记》与《牡丹亭》爱情描写之比较
作者:施祥爱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描写 
描述:《西厢记》与《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戏剧艺术经典代表,两部作品都以推翻封建礼教,突破传统爱情婚姻观念作为主题思想,并塑造了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但是由于两部作品创作时代和社会背景有所不同,所以在爱情描写上
牡丹亭》的禁毁与传播
作者:陈娇龙  来源: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禁毁  传播 
描述:禁毁是文化钳制的一种手段,自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历代当权者通过禁毁打击等方式排除各种危害其统治的异音。以《牡丹亭》为例,探讨其在明清时代的禁毁与传播问题。
语言美:《牡丹亭》的成功要素之一
作者:段小静  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人物语言  环境语言  风格语言  修辞手法 
描述:牡丹亭》获得成功,与其语言美是分不开的。其独特的语言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典型化的环境语言、雅俗兼备的风格语言、多样化的修辞手法。
论《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的结局悲喜
作者:吴雨微 黄剑平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结局的悲喜  悲剧理论  喜剧理论  比较研究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举世闻名的两部文学著作。两位作者分别是同一时期中西方杰出的剧作家,其作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以反抗封建制度的自由爱情为主题。尽管如此,两部作品
梦中之情《牡丹亭
作者:风烟  来源:岁月(醒狮国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梦中之情《牡丹亭
试析《牡丹亭》不同改编本之异
作者:李月云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试析《牡丹亭》不同改编本之异
论《牡丹亭》中的情与理
作者:司国芹  来源:江苏科技信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作者以情抗礼,让杜丽娘用“至情”战胜了“理”,把批判的锋芒直指禁锢人们精神的封建礼教,反映了人们要求思想开放、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重新审视其中情与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