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诗、、情的完美融合——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
作者:魏永雅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滁州  韦应物  王安石  “动”  境界  山水田园诗  构想  古代诗歌  景物  艺术经验 
描述: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在春光明媚、万物勃发之时,诗人不是像常人一样趋鹜于万紫千红的繁华处争春赏光,而是独步于幽静朴拙的山涧边寻闲探幽。涧边绿草,惹人怜爱。这种心绪,不为诗人所独有,王安石“绿阴幽草胜花时”(《初夏即事》)即道出了类似
大千 温州藏——温州博物馆馆藏张大千作品赏析
作者:高启新  来源:温州瞭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方介堪  博物馆  温州人  西泠印社  四十年代  董其昌  李瑞清  印章  作品赏析 
描述:印而四字以朱文鸟虫篆为之,鸟虫文字造型独特,上下映带左右顾盼,线条委婉流动,空间变化无穷。深得大千先生所爱。
“字不里甫 不兰生”辩
作者:林锐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谢兰生  绘画作品  署款  书法作品  谢里甫  落款 
描述:谢兰生是清代中期广东著名的书画家。关于他的书画署款习惯,在广东文化鉴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字不里甫,不兰生”,意思是指他在书法作品中落款不用自己的号“里甫”,而在绘画作品中,则不用他的名“兰生
寻找是关键对应是根本--《垂线》教学案例与反思
作者:柯林利 张开益  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垂线  数学工具  三角板  学生  数学思想方法  直角边  直线  垂直  教学案例  线段 
描述:垂线》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案例一、寻找垂线师:同学们,生活中的垂直现象比比皆是,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调回到数学世界中来,你能从这些数学工具上找到互相垂直的线段
吴彬《莲社求友图卷》及主考
作者:王小红  来源:书画世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彬  《莲社求友图卷》  汤显祖  《续栖贤莲社求友文》 
描述:浙江省博物馆藏有吴彬<莲社求友图卷>,其后有汤显祖的长篇跋文<续栖贤莲社求友文>.本文旨在通过对昊彬<莲社求友图>成图原因的条分缕析,以及对汤显祖生平及数次写真经历的回顾,以求证<莲社求友图>中所作像主身份,即为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
化诗为悟诗情:古诗《秋思》教学一得
作者:张萍  来源:新课程(小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籍  王安石  秋思  悟诗  古诗  作品创作  写作背景  表达  诗说  洛阳 
描述:的写作背景。了解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因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使已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
“华(huā)”,还是“华huá”?
作者:丁勤中 佟海梅  来源: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华”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读音  中学  语文 
描述:“华(huā)”,还是“华huá”?
追忆青春的军营叙事:与朱曼鸢对话
作者:徐艺嘉  来源:神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短篇小说  对话  叙事  军营  青春  追忆  文艺创作  《牡丹亭》 
描述:龙记》等,曾获全军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一等奖等奖项。
初次拼接的华人戏剧风景:’96京华品剧
作者:吴戈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表演  学术研讨会  中国大陆  《牡丹亭》  华人  观众  艺术家  中华文化  女兵  承传与发展 
描述:,可调迅速而广泛.但戏剧文化,尤其是话剧文化的交流,却十分缓慢而有限.一些有识之士对这种情形的焦灼,便化作了一种奔走呼号与切实努力,更催生了“’96中国戏剧交流暨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的扉页上开宗明义地写过:“近十年
南国粤剧与鹤山热土─-鹤山粤剧名伶
作者:麦浪秋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粤剧  广东鹤山  李文茂  剧团  《墙头马上》  广州市  珠江三角  现代题材  主要演员  《牡丹亭》 
描述:南国粤剧与鹤山热土─-鹤山粤剧名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