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13)
报纸(461)
图书(372)
学位论文(11)
会议论文(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13)
地方文献 (156)
红色文化 (24)
宗教集要 (22)
地方风物 (20)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10)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06(96)
2004(88)
2003(63)
2001(58)
1994(27)
1991(22)
1982(11)
1980(5)
1957(4)
1922(1)
按来源分组
其它(87)
音乐出版社(13)
上海文艺出版社(8)
海峡文艺出版社(4)
浙江大学出版社(3)
学艺出版社(2)
武汉大学出版社(2)
京华出版社(1)
安徽教育出版社(1)
现代出版社(1)
中国森林史料·第一编》勘误与存疑(续一)
作者:印嘉佑  来源:绿色中国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籍出版  史料  白文  引文  篇名  中华书局  中国森林  周礼  勘误  存疑 
描述:中国森林史料·第一编》勘误与存疑(续一)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系统工程学组第一届理事会
作者:暂无 来源:草业科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草业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学  理事长  安宝  自治  理事会  宪政  周礼  副部长  学组 
描述: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系统工程学组第一届理事会
刘绍周是最早参加共产国际活动的中国代表
作者:恩映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刘绍周5岁时就随父母前往俄国,其父受聘指导制茶工作。刘在1916年从事华工救济工作;1917年4月创办“旅俄华工联合会”并任会长。因组织华工参加和保卫十月革命,受到苏维埃政府的重视。1919年3月共产国际“一大”召开时,因中共尚未成立,中俄交通被列强隔绝,苏联外交部便邀请刘绍周作为
中国近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李瑞清的书法艺术
作者:守墨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书法教育  中国近现代教育  师范学堂  高等师范教育  中国现代  美术教育  先驱  奠基人  提学使 
描述:江师范学堂监督,即校长。
敢为人先——访“中国互联网之父”刘韵洁
作者:倪楠 王曼  来源:互联网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站  刘韵洁  计算机网络 
描述:大家都体会不到这句话的份量。十年后,中国互联网拥有了8000万用户,提供了门户站点、短信服务、信息检索、流媒体视频、网络游戏等服务内容,摆脱
中国铁道学会铁道车辆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组成名单
作者:暂无 来源:铁道车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铁道车辆  委员会  道学  国铁  朱思本  金城  名单  会学  第四  大同 
描述:中国铁道学会学秘字[1995]第45号批复了由谈大同、沈志云、朱思本同志任顾问,张庆林同志任主任委员,宋凤书、鞠在云、傅小日、瞿德明、杨润栋五位同志任副主任委员,金城同志任秘书长的第四
日本华报:每位中国留学生都应是“形象大使”
作者:暂无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  形象大使  日本  中国民众  文化交流  委任  回国  学位 
描述:3月31日,日本岛根县滨田市市长宇津彻在市政厅会见即将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张绍铎,同时向他颁发委任状,委任他回到中国以后担任滨田形象大使,希望他向中国民众积极推介滨田市。消息传出后,许多在日中国留学生
王益:引爆中国股市“堰塞湖”的高官
作者:肖舟  来源:法治与社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股市  王益  引爆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证监会  货币政策  国际油价  企业利润 
描述:十连阴,众多分析师、股评家和投资大师纷纷从宏观面、基本面、政策面、技术面、消息面上找原因,货币政策从紧、通胀高企不下、国际油价暴涨、大小非解禁、企业利润放缓、估值体系混乱、热钱蜂拥搅局,等等。然而,所有这一切似乎都无法对这场股灾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股市非正常的暴跌,一定隐藏着非正常的原因。正当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时,原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后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案的浮出水面,是否给解开暴跌之谜提供了一点别样的线索?
教师理应是辛勤的园丁吗——由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
作者:熊和平  来源:现代教育论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队伍  园丁  科学理性主义  师生关系  可塑性  赫尔巴特  现代教育  教育活动  教育实践  职业性质 
描述:的身份重建的出路又在哪里呢?本文拟探讨这些问题。一、教师何以成为辛勤的园丁教师隐喻为园丁,学生则被隐喻为花草。这种隐喻反映了近代认识论对古典本体论在教
“雎鸠”究竟为何“关关”?——中国古典抒情理论的本原性探讨
作者:李珺平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言志”  “二乐”  诗大序  孔颖达  汤显祖 
描述:对“情”加以限定并拉通情、志、意之间的关系 ,是中国抒情理论本原性探讨的核心问题。“诗言志”虽是古典抒情论的滥觞 ,但“二乐”、《诗大序》以及孔颖达对于志、意、情三个范畴的协调 ,才使汤显祖不着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