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032)
报纸(962)
图书(97)
学位论文(43)
会议论文(2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62)
地方文献 (513)
地方风物 (56)
非遗保护 (40)
宗教集要 (30)
才乡教育 (28)
红色文化 (22)
文化溯源 (8)
按年份分组
2014(477)
2013(148)
2012(237)
2010(245)
2009(170)
2008(187)
1999(60)
1988(32)
1984(31)
1980(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140)
上海戏剧(32)
名作欣赏(17)
南国红豆(12)
职业技术教育(2)
中外食品工业(1)
成才与就业(1)
经营者杂志(1)
今日中国:中文版(1)
今日中国(1)
曾巩体散文研究
作者:刘芸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体散文  内容特点  艺术特色  影响 
描述:散文的艺术特色。第四章以曾巩体散文对南宋的朱熹、明代的唐宋派和清代的桐城派的影响为例,探讨了曾巩体散文的历史地位及影响。最后是结语,总结整篇论文的主要观点,肯定了曾巩体散文的独特风格和文学价值。
阮元《周礼注疏校勘》探析
作者:唐田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注疏校勘  阮元  臧庸  清代学术  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 
描述:就和不足,第四方面讨论《周礼注疏校勘》引用的文献,由此观察阮元与参校学者们对宋代学者和清代学者的态度,为重建构学术史提供参考资料。第五方面根据《周礼注疏校勘》的校语和特点,归纳校勘学者们的校勘
曾巩体文研究
作者:张超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体文  内容特点  艺术风貌 
描述:细致划分,深入探究。笔者主要是从亭台堂阁、学、寺观、人事杂记这四个方面进行剖析。第三章主要研究曾巩体文的艺术特色。曾巩的体文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章将从艺术风格、结构艺术、表现手法、语言
曾巩体文风格论
作者:李美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散文  散文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  政治理想  政治理想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描述:的发展概况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接着对体文的内容、题材及其特点作了定义,然后对体文在北宋发展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必要的探讨。按照目前学术界多数人的观点,体文在唐代元结笔下才具有了完整的文体意义,入宋
《考工·磬氏》验证
作者:孙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考工·磬氏》  验证 
描述:信息。本文以此为基础,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参照,试图对《考工·磬氏》有关编磬制作规范的记载,及《考工·磬氏》的成书时代、国别等进行较为全面地对照分析。是为“《考工·磬氏》验证”。
“我种菜是为大家”  ——西流农场种菜工人、共产党
作者:林师舜 黄树庆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种菜是为大家” ——西流农场种菜工人、共产党员黄松青 林师舜 黄树庆 广东省海南岛西流农场红湖队种菜工人、共产党员黄松青,种菜十年,产菜近百万斤,全部按农场规定的内部价格,卖给食堂和职工
拿督刘绍慧印象
作者:暂无 来源:潮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如果说人生就如一部书,那么,刘绍慧——马来西亚美里房屋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主席,他的人生就是一部文学经典,有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厚的精神意蕴,足以让读者于万千感慨中获得丰富的人生启示。 和刘先生结识,缘于今年6月。由于刘先生的极力促成,我们得以顺利地访问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并与之达
游褒禅山 (宋) 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绵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游者甚众,
《游褒禅山》王安石(北宋)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游者甚
王安石《游褒禅山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监制:尹宗应裴保平策划:刘力郑良 视觉:刘志文 王安石(公元1021—公元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少好读书”,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