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方相氏面具考
作者:顾朴光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铜面具  假面  原始社会末期  黄金  商周时期  原始部落  图腾  周礼  黄帝  古代文献 
描述: 在中国古代面具中,最脍炙人口,亦最扑朔迷离的,莫过于“黄金四目”的方相氏面具了。虽然自《周礼》开始,历代文献对于方相氏面具的记载不绝如缕,但迄今为止,不仅考古学家没有发现一面“黄金四目”的方相氏
释“昔”“腊”
作者:何金松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段玉裁  引申义  本义  卜辞  古文字学  甲金文  洪水  造字  周礼 
描述::“谓人(?)也,象形。”“日以晞之”云。“昨之残肉,今日晞之,故从日。”“与俎同意”云:“俎从半肉,且荐之。昔从残肉,日晞之。其作字之诣同也,故曰同意。”“昔”为“乾肉”说,自许慎始,经《说文
从亚细亚生产方式看中国古史上的井田制度
作者:赵俪生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井田制度  中国古史  农村公社  土地制度  专制主义  农业劳动者  周礼  剩余劳动  私田 
描述:以求地中”,然后“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这是第一步。第二
“即鹿无虞”解
作者:夏来郁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研究  山林  解释者  义通  周易  子机  周礼  困难  君子  指点 
描述:麓";又释"吝"为"困难".那么"虞"又该作何解释呢?它与"麓"的关系呢?《周礼》载:古时,对山林川泽都设官掌之,分别叫作虞、衡.谓山林川泽有藩界,别其地以限
北京图书馆藏善本书叙录(四)
作者:李致忠  来源:文献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书馆  礼记正义  杨守敬  绍兴  南宋中叶  杭州地区  浙东  周礼  孔颖达  注疏 
描述:。此为《尚书》经、、单疏合刻第一本。但它究竟刻于何时,出自谁手,历来说法是不尽一致的。
说文献
作者:邵胜定  来源:文献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献  孔子  文物  图书资料  论语  概念  周礼  名词性词组  天府  历史价值 
描述:文献之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经孔子始用之后,它代表某种名物的概念,已经在汉语里固定下来,两千多年来沿用不变。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涵应当是什么?长期以来,看法也很一致,古代经籍和现代辞书告诉人们:文献在古代指文章和贤人,现代则指图书和文物。笔者认为,这两种解说都是值得商榷的。兹缕析明辨如下。
四方风新义
作者:饶宗颐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骨文  新义  卜辞  定点  基本的  东方  说文  立春日  周礼  音律 
描述:人立于天地之中,对自然界物象的观察,最基本的是方向的辨认。因为空间的区划是人的周遭最重要的定点,《周礼》一书在开端便说:“辨方正位”,“以为民极”,方位的确定是人民活动的指针。人类对于四方
《诗经》探赜二题
作者:周文麟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诗经  齐桓公  许穆夫人  亡国  诸侯  殷人  作者  齐风  周礼 
描述:一、殷遗民“哀以思”的亡国之音——《诗·邶风·绿衣》试释汉人说《诗》,力图以儒学为皈依,牵强附会,多不可信。今天有些旧说已被抛弃。有的尚待斟酌。这里试释《邶风·绿衣》一篇。
孔子经世致用的文艺观说略
作者:周凤章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世致用  孔子  文艺观  基本思想  政治主张  文艺思想  文化典籍  周礼  统治阶级  伦理观念 
描述:,拼其殊年余力发掘和整理古代的文化典籍,积极地进行“正乐”和“删诗”的工作.正
春游习俗的原始内容
作者:万建中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俗  野合  性行为  原始人  历史内涵  性爱  春季  现实功利  周礼  氏族社会 
描述:国关于春游的最早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这是西周保存的氏族社会的习俗,执掌婚姻的官员命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