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绍唐、唐德刚先生追思纪念:一颗温柔的心──侧写唐德刚大哥
-
作者:赵淑敏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刘绍唐、唐德刚先生追思纪念:一颗温柔的心──侧写唐德刚大哥
-
诚信笃朴,学验俱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绍贵主任中药师
-
作者:刘红宇 来源:中医药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贵 学术理念 继承 创新
-
描述:承,并不断创新,发扬光大。
-
早慧
-
作者:于漪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青年学生 神童 孔融 初中语文课本 教师 成就 永生 天才 夏完淳
-
描述:初中语文课本选了王安石的《伤仲永》,青年学生读了有好处,教师教了也很受教益。文中写了一个天赋颖异的神童方仲永,「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
-
晏殊的诚信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考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诚信 宋真宗 北宋词 考试题 皇帝 进士出身 神童 发现 作为
-
描述: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14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宋真宗。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题是
-
谈王安石的《伤仲永》
-
作者:徐应佩 周溶泉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启发性 叙述 神童 散文 杂文 学习 教育原理 少年 升华
-
描述:时,又分两层来写,一写少年聪颖,一写长大庸碌。全文缘事明理,抑扬见意,富有启发性
-
闲话“人之初”
-
作者:岑桑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之初 神童 访问记 出版社 父母 王安石 引起注意 少年 意见 青年
-
描述:某出版社的一位编辑挟了一叠稿子上门来,想听听我的意见:这书稿是否应该出版? 这是一叠诗歌稿,作者是某地一所中学的十五岁学生。据说这少年有“神童”之誉,写过一些诗在报刊上发表,在当地引起注意,上过电视
-
短楹联妙趣多
-
作者:逸信 来源:高中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人民 袁世凯 朱元璋 杨慎 王安石 楹联 对联 太素 秀才 神童
-
描述:短联:单副联文在7字以下(含7字)的称为短联。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朋友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
-
猜字
-
作者:晓慧 来源:小学生时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曾巩 老师 神童 花溪 蜿蜒 曲折 短刀 漫步 桃花
-
描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幼时被左邻右舍称为神童。一日,曾巩的老师带他去春游。两人沿着蜿蜒曲折的桃花溪漫步在连绵起伏的桃花山。老师兴之所至,捋须吟道:"头上草帽戴,帽下有人在。短刀握在手,但却人人爱
-
不要忘记下一个终点
-
作者:非花非雾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终点 八十年代 起点 王安石 中国科技大学 人生历程 根本原因 少年班 忘记 神童
-
描述:来岁就成绩优异的现代神童,他们
-
欲“抑”先“扬” 凸显哀伤
-
作者:龚凤玲 来源:文理导航(上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结局 构思 学生 神童 写法 喜剧 写作特色 文题 教学
-
描述:教学《伤仲永》这一课时,就本文"先扬后抑"的写法,我与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颇有收获。师:同学们,写作上"先抑后扬"的结局通常是喜剧,而"先扬后抑"的结局往往是悲剧。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