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宣传部召开座谈会:就《牡丹亭》拍摄基地建设有关问题征求
-
作者:饶品翔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11月24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在市委常委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就《牡丹亭》拍摄基地工程的命名、建设定位、总体规模、建筑风格、资金投入和项目责任单位等有关问题,组织邀请市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文化、建设等领域专家学者举行座谈,征求意见和建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晓波主持座谈会并讲话,老同志张山东出席座谈
-
市传媒中心、牡丹亭影视基地建设调度会召开
-
作者:黄宜华 范强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5月19日上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晓波先后主持召开了市传媒中心、牡丹亭影视基地建设调度会,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我市新闻事业的发展,市传媒中心大楼建设经市政府研究,同意按BT模式组织实施。目前,建设用地的审批及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
-
电视连续剧《牡丹亭》在抚开机:甘良淼张勇出席开机仪式
-
作者:谢婧 饶品翔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昨日上午,长篇电视连续剧《牡丹亭》在市行政会议中心一楼会议室举行开机仪式。市委书记甘良淼,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发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晓波,市委常委、秘书长熊云鹏出席开机仪式。甘良淼、张勇等为开机揭幕。省文联党组书记郜海镭、省出版集团公司总经理周文、省出版集团
-
“日本梅兰芳”演绎杜丽娘 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将在沪公演
-
作者:任珑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8月27日,有“日本梅兰芳”之称的坂东玉三郎在上海与中日媒体见面。
当日,中日双方有关单位在上海宣布,由坂东玉三郎领衔主演,与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联合演出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将作为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节目,于2009年11月17日起在上海兰心大戏院连演6场。坂东玉三郎是日本国宝
-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看临川版牡丹亭谢发明等到场观看
-
作者:章晋辉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2月20日晚7点40分,参加市“两会”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汤显祖大剧院观看了临川版采茶戏《牡丹亭》。演员们的精彩演出,博得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市政协主席谢发明,市政协副主席廖建辉,市政协秘书长徐容宁等到场观看。
临川版采茶戏《牡丹亭》大容量地保留了原著精华
-
集思广益 打造精品:《牡丹亭》影视基地专家意见会召开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昨天下午,《牡丹亭》影视基地建设工程领导小组邀请我市部分文化、规划、建设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如何建设好影视基地想方法、出点子、找对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晓波主持会议并讲话。 《牡丹亭》影视基地位于钟岭森林公园内,占地近500亩,计划投资1.15亿元。其中,征地费用5500万元,建设费用60
-
临川版采茶戏《牡丹亭》昨晚公演龚建华张和平王晓媛谢发明等到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12月26日晚7点半,临川版采茶戏《牡丹亭》在汤显祖大剧院进行公演。演员们的精彩演出,博得全场千余观众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市委书记龚建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和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媛,市政协主席谢发明等在家四套班子领导及部分离退休老干部到场观看。
临川版采茶戏《牡丹亭》大容量地
-
一词一句皆心血:――访《牡丹亭》评注者、原市人大副主任、汤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吴凤雏是《牡丹亭》评注者,是我市著名汤学研究专家。1986年中国戏剧出版社曾出版他的《汤显祖传》,这是中国第一部汤显祖的个人传记。当时发行6000余册。
《牡丹亭》是汤显祖戏曲作品的代表。是一部闪耀着时代思想光辉、具有强烈反封建礼教色彩和启蒙意义、彪炳千古的艺术珍品。《牡丹亭》一经问世
-
电视连续剧《牡丹亭》明年在我市拍摄:钟利贵看望省文联领导及
-
作者:胡新平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3月21日下午,省文联党组书记俞向党、中视精彩影视文化中心董事长熊诚一行来抚,就拍摄30集电视连续剧《牡丹亭》的有关事宜进行洽谈。市委书记钟利贵在抚州宾馆看望了俞向党、熊诚一行,对汤显祖名剧《牡丹亭》在我市拍摄表示欢迎,并要求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努力把30集电视连续剧《牡丹亭》打造成经典之作。
-
世上人梦回时心自忖:――《邯郸记》评介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邹自振
汤显祖《邯郸梦记题词》自称本剧“大率推广焦湖祝枕事为之”。“焦湖祝枕事”原出于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题为《杨林》,写单父县一商贾杨林,到焦湖庙祈福,庙祝授以柏枕,他在枕中梦见被当朝太尉招为贵婿,生六子,享受荣华数十年,梦醒悒然。类似故事还有唐人《樱桃青衣》。然而后代学者大多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