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方,有人《信了你的邪》! 那方,谁人《黄鹤楼上看翻船》?
-
作者:暂无 来源:楚天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何君辉)继《活到就要活快活》、《杠上开花》之后,“快活里”又将玩出大动作!昨日,武汉说唱团宣布,该团打造的系列贺岁喜剧第三部《信了你的邪》,将于12月7日在武汉剧院首演,执导该剧的正是国内著名喜剧导演娄迺鸣。田克兢:信了你的邪自2005年开始,武汉说唱团致力于每年打造一部大型方言喜剧为观众贺岁
-
从印制“大字本”古籍看毛泽东晚年的思想和心态
-
作者:刘修明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年毛泽东 毛泽东晚年 文化大革命 周恩来 古籍注释 布置 柳宗元 张元干 秦始皇 王安石
-
描述:大字本古籍是1972年10月至1975年6月,按毛泽东的要求校点注释的古代历史文献。当时,王守稼、吴乾兑、许道勋、董进泉和本文作者参加了大字本的注释.参加注释工作的还有复旦大学历史系
-
“非物质文化遗产热”下看出版的社会功能
-
作者:李芹燕 来源:编辑之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功能 青春版《牡丹亭》 出版 电视媒体 国家剧院 传播符号 泸州老窖
-
描述:2004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国家剧院首演,俞玖林和沈丰英以千娇百媚、玉树临风的扮相,成为这一轰动的文化事件最美的传播符号。2006年,李怀秀、李怀福姐
-
从“胡吴会”看两岸“愿景”(日月潭)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3年前的4月,在台湾岛内“台独”声浪嚣张的背景下,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跨海而来,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握手会谈,这是国共两党跨越60年的一次握手,令全世界中华儿女瞩目、欣慰。因为这“世纪之握”传递出两岸和平的希望,传递出两岸智慧的力量。
胡锦涛与连战会谈后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
-
江山多娇看今朝 胡吴会谈开新局
-
作者:暂无 来源:温岭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红日照耀着山河,近处是江南翠绿山川,远处是北国万里雪飘,居中是旷野万里,长江与黄河奔流…… 悬挂于人民大会堂迎宾厅中的这幅巨画名为《江山如此多娇》,抒写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袖毛泽东的名篇《沁园春·雪》的意境。该篇结尾写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008年5月28日15时30分,在这幅名画前,
-
从黄庭坚诗一首看宋诗的雅化倾向
-
作者:杨莹 来源: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诗 雅化 黄庭坚 章法结构 苏轼 王安石 倾向 山谷诗 湖口 艺术技巧
-
描述:,庭坚系舟湖口,李正臣持此诗来,石既不可复见,东坡亦下世矣,感叹不足,因次前韵》(以下简称《湖口》)一诗为例,从艺术分析入手,以立意、用典、修辞、章法结构为框架,层层剥笋,试窥宋诗雅化倾向之一斑。
-
关于《牡丹亭》和青春版《牡丹亭》的研究
-
作者:郑传寅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宗教智慧 宗教智慧 艺术智慧 艺术智慧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
描述:时节,青春版《牡丹亭》剧组来珞珈山演出,用“观者如堵”、“好评如潮”来形容其盛况,毫不为过。被感动的岂止是珞珈山?整个武汉市那一段时间真的是“满城争说《牡丹亭》”。以下三篇文章记录了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
第六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揭晓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艺评论 中国文联 评论文章 一等奖 牡丹亭 戏剧
-
描述:获奖文章是在11个全国性文艺家协会、30个省区市文联及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报送的309篇参评文章中,经初评、复评、终评
-
《牡丹亭》与南安胜景
-
作者:赵海远 来源:审计与理财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南安 爱情故事 代表作 汤显祖 戏剧家 柳梦梅 杜丽娘
-
描述:《牡丹亭》乃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且不说剧中南安太守之女杜丽娘与江南才子柳梦梅缠绵悱恻、变幻离奇的爱情故事广为传诵。于大余人言,就连剧中人藉以活动的一些空间场景亦为妇孺皆知;南安府衙、后花园
-
《牡丹亭》取材于佛教名著
-
作者:查德元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名著 佛教 取材 《游园惊梦》 《西厢》 代表作 汤显祖
-
描述: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笔者沿着作者提供的线索,翻阅了唐代高僧道世撰写的《法苑珠林》,果然见其中有两则十分曲折感人的轶闻轶事,将其意译如下:其一,晋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在任上将夭亡的爱女葬于城北。新任太守张世之的公子子长,年方二十,有一天,子长做了一个梦,梦见一美丽少女含羞地对他说:“奴是前任太守之女,因为心相爱慕,特前来就教。”一连数夜,都做同样的梦。后来,甚至在白昼,那少女也出现在子长面前。最后他俩私订终身,结成恩爱夫妻。可是,好景不长,一天,仲文派丫环打扫女儿坟墓时,经过从前小姐的住房,丫环顺便进去张望,偶然间竟发现她那已去世的小姐一只绣花鞋在子长的床底下。她十分吃惊,赶快取走绣花鞋向主人禀报。仲文看后亦觉事有蹊跷,就去拜访世之,把公子子长找出来盘问,秘密就这样拆穿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