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商业精神:晚明文化活的灵魂
作者:王恺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审美心理  商业精神  商业社会  日常生活  审美趣味  文化市场  文化圈  戏曲  汤显祖  商业意识 
描述:本文围绕商业精神对文化的渗透、影响这一问题,通过对晚明社会的经济活动的特点、文人审美趣味的商业心理折射,以及士子矛盾心态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试图对晚明这个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阶段有一个较为
斯人长逝,此风犹存--吴晗史学的精神
作者:钱茂伟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晗  胡应麟  胡适  史学工作者  历史知识  中学教师  普及工作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中学历史教师  毛泽东 
描述:斯人长逝,此风犹存--吴晗史学的精神
陆象山的“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作者:艾幼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收拾精神  自作主宰”  陆象山  陆九渊  怀疑精神  个性差异  “心”  “六经皆我注脚”  个性发展  独立自主  天赋素质 
描述:陆象山的“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评王安石尊法反儒的战斗精神
作者:万里浪  来源:江西文艺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评王安石尊法反儒的战斗精神
试论苏试文学创新精神的成因
作者:丁睿  来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欧阳修  文学创新  文学创作  政治革新  庆历新政  地域性文化  创新精神  王安石变法  《汉书》 
描述:冗兵,并冗吏”仁宗宝元二年(1039)宋祁提出去“三冗”(冗吏、冗兵、冗僧)。仁宗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在韩琦、富弼、欧阳修的支持下,推行以改革吏治为中心的新政。新政推行不到一年被废止。仁宗皇祐元年(1049,,文彦博主张省兵,裁减
说“拗”——略谈王安石的反潮流精神
作者:王焱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反潮流  大地主阶级  变法  资产阶级  司马光  统治秩序  进取精神  法家思想  反动 
描述:的利欲和腐朽的统治秩序时,他揭起变法图新的旗帜,发动和领导了当时的变法运动.抑制兼并,裁抑豪强,打击了大官僚大地主集团兼并的气焰。在思想领域中,他继承和
从王安石对太学的改革看其创新精神
作者:吴云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创新精神  太学生  法先王  熙宁  学官  闭性  经术  律学  神宗 
描述: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清理和破除这种陈腐的历史传统,仍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我国古代就有不少卓有见识的改革家,力图突破封建传统教育的封闭性和保守性,表现出了大胆的创新精神。王安石就是其中一个
狂斐之章--汤显祖的人格精神和理想
作者:邹元江  来源:东方文化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家  生平事迹  中国 
描述:狂斐之章--汤显祖的人格精神和理想
从汤显祖的尺牍看其文学家个性精神
作者:孙爱玲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个性精神  文学家  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  个性品质  心灵自由  自由精神  人生价值  精神风貌 
描述:从汤显祖的尺牍看其文学家个性精神孙爱玲文学是文学家个性精神的投影,文学家的个性精神在一定程度决定着文学的品位和价值,考察文学家个性精神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角度。明代伟大文学家汤显祖以其内涵丰富,卓立不群
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和创新精神
作者:彭玲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情感  历史教学  培养学生  王安石变法  中西文化  创新精神  中国近代史  创新和探索  发散思维能力  狮身人面像 
描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