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064)
学位论文
(67)
图书
(31)
会议论文
(24)
报纸
(1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34)
才乡教育
(45)
地方文献
(21)
地方风物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
(24)
2010
(56)
2008
(42)
2007
(52)
2005
(38)
2004
(30)
2003
(37)
2000
(27)
1999
(60)
1988
(30)
按来源分组
其它
(97)
江西社会科学
(27)
孔子研究
(19)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2)
周易研究
(6)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1)
理论导刊
(1)
文艺理论家
(1)
相关搜索词
风格
陆九渊
易学
体用
六经注我
江西省
本心
真理
圣贤
周易
《孟子》
心学
理论形态
天人同一
哲学体系
“格物”
主体异化
孙奇逢
南宋
变革
易简工夫
发明本心
一分为二
义利之辨
哲学
去功利化
九卦之序
照眼
儒家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简论陆九渊的“心学”及其诗文】搜索到相关结果
1202
条
值得深入研究的
心学
潮流
作者:
张岱年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主观唯心论
陈白沙
王阳明
心外无物
杨慈湖
陆象山
中国哲学史
发展演变
主体性
描述:
值得深入研究的
心学
潮流张岱年北宋中期,二程讲学洛阳,提出“天者理也”,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明道(程颢)又说“只心便是天”,于是将天与理与心统一起来,表现了主观唯心论的倾向。伊川(程颐)论儒佛的异同
《周易》与象山
心学
作者:
范立舟
王华艳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易》
陆九渊
理
心
描述:
陆九渊
“心即理”之思想主旨,凭依对《周易》义理的阐发而得以彰现,“易理”的普遍性、绝对性和终极地位是无可怀疑的。但此理并非一外在于人心的客体,而是与“心”通融为一的。修养之方法就在于洗涤心灵中虚浮
南宋江西陆子学派的形成探析
作者:
张东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理学
心学
陆子学派
陆九渊
描述:
本文考察了南宋江西陆子学派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认为陆子学派的产生与两宋的政治状况、文教政策、经济状况、文化繁荣及
陆九渊
的个人素质和努力密切相关,陆子学派在
陆九渊
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在辩论中发展
南宋江西陆子学派的形成探析
作者:
张东海
来源:
教育史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心学
陆子学派
陆九渊
描述:
本文考察了南宋江西陆子学派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认为陆子学派的产生与两宋的政治状拳、文教政策、经济状况、文化繁荣及
陆九渊
的个人素质和努力密切相关,陆子学派在
陆九渊
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在辩论中发展
宋儒杨慈湖著述考录
作者:
赵灿鹏
来源:
书目季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简
慈湖
心学
陆九渊
描述:
宋儒杨慈湖著述考录
现代新儒家眼中的陆象山:[
陆九渊
]
作者:
余品华
赖功欧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心学
现代
现代
新儒家
新儒家
描述:
现代新儒家眼中的陆象山:[
陆九渊
]
汤显祖交游和
诗文
创作年代考略
作者:
吴书荫
来源:
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年代
汤显祖
诗文
交游
考略
古籍出版社
1999年
人事关系
学术价值
作品集
徐朔方
学术界
刊行
戏曲
笺注
描述:
1999年1月由北京古籍出版社刊行的《汤显祖全集》,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汤显祖
诗文
和戏曲作品集,徐朔方先生为该集所作的笺注用力甚勤,经过长期的日积月累和发微抉隐,对汤显祖的交游、人事关系和
诗文
的创作
象山“心即理”说的本体论诠释:[
陆九渊
]
作者:
董平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心学
中国
宋代
描述:
象山“心即理”说的本体论诠释:[
陆九渊
]
六经注我,我六经——简述
陆九渊
的经学思想
作者:
刘玉敏
来源: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心学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
描述:
南宋
心学
创始人
陆九渊
对传统经学采取尊重与怀疑的辩证态度,这是由他立学的宗旨和问学的态度决定的。他主张自立、自得、独立思考、大胆疑问,也因此形成了“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精神。创立了
心学
一系。象山经学
杨简
心学
新论
作者:
何静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简
心本论
毋意
陆九渊
王阳明
描述:
杨简继承并发展了
陆九渊
的
心学
思想,克服了其中的理本论留存,从而建构了彻底的心本论;他提倡毋意,反对程朱格物致知的方法论.同时他启发影响了包括“四句教”和《大学问》在内的阳明
心学
之心本论和工夫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