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课堂质疑转化为有效的“课堂生成”的实践研究
-
作者:胡素群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践研究 课堂生成 课堂质疑 《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 爱因斯坦 陆九渊 学生
-
描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一阶段目标的设立无疑对学生是有益的。宋代陆九渊就曾经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爱因斯坦也说
-
蔡楠微型小说研究:以《水家乡》为例
-
作者:周佳钰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蔡楠 水家乡 文学艺术特色 文学内容特色
-
描述:读和分析,结合作者生平的经历与创作背景,分别从《水家乡》的作品内容所表现的写作特色,以及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从作品的字里行间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探讨蔡楠创作风格的特点以及创新之处。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去认真的感悟蔡楠的小小说写作风格,为我们今后的写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可借鉴之处。
-
临川文化研究中的又一朵奇葩——《临川近现代文化史》问世
-
作者:文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临川文化研究中的又一朵奇葩——《临川近现代文化史》问世
-
情系临川文化:抚州师专80年代以来临川文化研究综述
-
作者:张世俊 黄建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文化 研究综述 抚州师专
-
描述:本文对我校80年代以来进行临川文化研究的状况作了全面回顾,从研究指导思想、研究阶段、研究队伍、研究阵地、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不足等方面给予了综合评述,并对我校今后的临川文化研究前景作了简要展望。
-
相山破火山口内中低温热液铀矿床的铀钍类质同像研究
-
作者:陈肇博 季树藩 谢佑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热液铀矿床 含钍沥青铀矿 类质同像置换
-
描述:件下形成广泛的类质同像置换,而且在某种特定的地球化学环境中,中低温热液条件下也可以出现铀、钍类质同像置换,形成特定的铀钍矿物系列。这一发现对进一步发展铀钍地球化学理论和认识某些矿床成因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
流体包裹体分析法在铀矿床研究中的应用:以相山铀矿田邹家山、
-
作者:王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深度 剥蚀厚度 铀矿床
-
描述:~1640m,剥蚀厚度320~416m;沙洲矿床成矿深度38~1425m,剥蚀厚度190~240m,大体上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Haas(1976)图解法在沙洲矿床成矿深度研究中比较接近合理,邵洁涟
-
相山铀矿田邹家山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
作者:白丹丹 胡宝群 孙占学 李满根 史维浚 李学礼 王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矿温度 包裹体 铀矿床 邹家山
-
描述:~7.31)wt%(平均值为3.77wt%),低温阶段盐度变化范围为(0.88~2.57)wt%(平均值为1.64 wt%)。矿床成矿溶液高温段的平均密度0.78g/cm3,成矿压力204.57×105 Pa,成矿深度0.68km;低温段的平均密度0.92g/cm3,成矿压力96.08×105 Pa,成矿深度0.32km。据此推测,邹家山铀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主要是岩浆期后热液,同时伴有大气水热液。
-
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马头山羊种公羊体重和精液品质影响的研究
-
作者:张作仁 熊金洲 闻群英 后家根 朱曾武 赵正润 甘先华 余传根 曹钟鑫 戴猛 戢正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头山羊 营养水平 饲养管理 体重 精液品质
-
描述:配种期,种公羊的体质和繁殖性能与营养水平呈正相关,高水平和中等水平营养日粮对其影响差异不显著,建议采用中等水平的日粮,在配种高峰期可以适当提高营养水平,添加精料和矿物质元素的比例,以保持其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繁殖性能.
-
利用胚胎冷冻法保护马头山羊地方良种的方法学研究
-
作者:张春艳 吴细波 闻群英 张作仁 孙伟 张颖 熊金洲 朱曾武 滑国华 杨利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头山羊 品种保护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超数排卵 胚胎冷冻
-
描述:(14.90±0.38)均最高(P0.05);中等膘情、上胎产4羔以上的母羊超排效果最好(P0.05);间隔2个月进行重复超排对超排效果无显著影响(P0.05)。细管玻璃化冷冻解冻后胚胎形态正常率(84.09%)和囊胚发育率(63.51%)显著高于OPS冷冻法(P0.05)。受体羊经CIDR处理后同期发情率达85.71%,高于孕酮海绵栓处...
-
仕清文人之不遇咏怀-周亮工及其仿陶书写研究
-
作者:叶佩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民 陶渊明 不遇 田园之想
-
描述:有豐富情懷之士大夫。深入探究後,更能發現周氏在時代轉變中,保有自我,其胸襟與抱負,恰為本論文所要研究的重點。 多數周亮工研究,試著周氏於明末清初之表現,就「創作」與「交游」兩方面,觀察其行為背後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