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昱的诗
-
作者:欧阳昱 来源:西南军事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何处 我想起无树的山脚下那些墓碑 在这首次抵达的无名小镇 我只能为夜晚的河流 写下这首不能称之为诗的东西 洼地的树 在西班牙,我曾看到洼地的树 应该有几层楼高吧 树梢却未高出地面 那些树,在洼地生长
-
论汤显祖的咏剧诗
-
作者:张利 张丽丽 来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咏剧诗 内容 价值
-
描述:的.其咏剧诗数量虽不多,但却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在明代的戏曲及咏剧诗历程上有着一定的地位.
-
扎根大地的诗
-
作者:暂无 来源:常德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有人向我介绍说,乔雪雹是和我一个系统的诗人,对诗歌很虔诚。热爱文学的我,便对乔雪雹有了几分好感。
见到乔雪雹是在去年,他说一口夹杂河南和湖南口音的普通话,一张黑脸膛,让人觉得他与诗歌相去甚远,好在一副近视眼镜,给他添了点书卷气。在城市喧嚣的背景下,乔雪雹话语不多,显得很安静、很谦逊,感觉是个很朴实很
-
论北宋末年的变法革新与黄庭坚的政治态度
-
作者:吴政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实行变法革新 黄庭坚反对变法革新
-
描述:为了富国强兵,宋神宗任王安石为相,实行变法革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于国于民有利;黄庭坚站在守旧派立场,反对变法革新。守旧派得势,黄庭坚由监镇调朝廷任职;革新派得势,黄庭坚被“除名羁管宜州”。
-
《春官》“六诗”之“兴”与《诗经》之“兴”诗
-
作者:孙定辉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六诗" 祭祖之兴 诗经 兴诗
-
描述:可以推定:配合大宗伯参与“大祭祀”的大师所教“六诗”之“兴”诗,是专用于祭祖的诗歌.孔子所言“诗可以兴”应译为“诗可以祭祖”.朱熹所言《诗经》“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兴象诗,并非《周礼》“六诗”之“兴诗
-
曾燠交游诗研究
-
作者:申瑞坤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交游诗分期 交游对象 交游诗内容 诗学价值
-
描述:府内唱和诗集《邗上题襟集》、《邗上题襟续集》、《题襟馆联句诗》中所存的交游诗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曾燠交游诗的概况,并对其诗史地位给予评判。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选题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详细地论述,进一步梳理
-
景翩翩其人其诗探析
-
作者:刘建朝 来源: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景翩翩 诗妓 诗歌 不确定性
-
描述:与煎熬.景翩翩的诗歌将情感表达得真挚、细腻和内敛,形成清丽婉约、平易隽永的语言风格.
-
许浑诗对宋人的影响
-
作者:黄懿 来源:长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许浑 江西诗派 晚唐体 宋人 陈师道 宋代诗人 苏轼 诗歌流派 胡应麟 论诗
-
描述:许丁卯专门评论的论诗作品。宋代诗人刘后村说:"杜牧、许浑同时,然各为体。牧于律中常寓少拗峭,以矫
-
杨炳麟自选诗
-
作者:杨炳麟 来源:诗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炳 背叛 精神层面 悲情 黑暗 空间 选诗 放大 心灵 生活
-
描述:于这一刻拉紧、绷断 精细的齿轮齿合于一个鲜为人知的角落 它的命运被机会改变了 永远休止!成为猝死的符号 是生活让它止步、让它放弃呼吸的自由 悲情揳入一座时钟的心脏 深埋的血案、地理性的巨痛与残障 细节清晰放大:人,无法全能 人类依傍青山绿水栖居 继之被巨石压垮 停下来容易,复活难! 不能被修复,不能重新运转 清理阴影比搬动废墟紧迫 人们要靠双手缝合这座钟记录的裂度 要从精神层面上预知下一个开始 时针、分针、秒针 凝固,像寄人篱下的孤儿 歌 唱 母亲的子宫里,用胎动 惬意地调整着躺姿,靠近 怦然的心动。
-
杜诗“吴体”与宋诗传承:胡应麟《诗薮》引诗考辨
-
作者:陈广忠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诗 吴体 诗律 宋代 传承
-
描述:杜诗“吴体”,影响深远。宋代诗坛,追求变革,黄庭坚等众多诗人,宗师杜甫,将“吴体”推而广之。对《诗薮》中涉及的杜甫“吴体”,以及欧阳修、黄庭坚、张耒三人的诗作,进行详尽的格律分析,可厘清杜甫“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