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立意深浅谈
-
作者:兰力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章立意 王安石 作者 作文立意 褒禅山 杨朔 境界 小蜜蜂 生活 黄连
-
描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熙宁之争的性质刍议:从《答司马谏议书》谈起
-
作者:李贤臣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司马光 历史文献 熙宁 宋神宗 吕惠卿 改革主张 反对派 参知政事
-
描述: 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熙宁之争的一篇很重要的历史文献,对它的评价,关系到对当年变法斗争成败的认识。建国以来,此文一向被交口称赞,绝无异词。我们参照当时的背景,考查论战的双方,觉得其中虽有
-
李贽对历史人物的价值认识
-
作者:邓鸿光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评价历史人物 司马氏 李贽 张居正 中国封建社会 君臣关系 王安石 封建纲常 价值认识 董仲舒
-
描述:、《续藏书》里,对战国至元的八百名历史人物,以及神宗以前明代的四百名人物进行了品评.他宣称要颠倒千万世之是非,以予李卓吾一人之是非为标准,去重新评价历史人物.李贽到底是以一种什么价值观去评价历史人物的,他的价值认识具有什么特点?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李贽在《藏书》和《续藏书》中对历史人物的事实性认识,主要是根据以往的官修史书;其价值性认识,则主要渗透在大大小小
-
试析《前赤壁赋》的虚无思想
-
作者:顾伟钢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试析 政治斗争 政治理想 政治倾向 政治见解 虚无思想 苏轼 王安石 处世态度 虚无主义
-
描述:的格套,注入了更多的散文成份,写得自由活泼、清新流畅,笔法腾挪变化、汪洋恣肆,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
北宋的循资原则及其普遍作用
-
作者:邓小南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前期 吏部 官僚制度 铨选制度 北宋时期 王安石 亲民 资治通鉴 转运使 州县官
-
描述:循资,即依资递迁、按资排辈,这种升迁原则在我国封建官僚制度史上曾长期发生作用。唐代中叶,体现这一原则的条格——《循资格》正式颁行;北宋时期,循资原则极大地膨胀起来,成为铨选制度中窒息人材的重要原因。
-
宋代官吏经济违法问题考察
-
作者:张邦炜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品经济 历史条件 官僚政治 宋太祖 北宋前期 宋代社会 宋会要辑稿 海外贸易 士大夫 王安石
-
描述: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姚少监诗集》卷6)。此诗用文学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反映了唐代中叶以来商品经济的活跃。而宋代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大有“贾区夥于白社,力田鲜于驵侩”之势(夏
-
关于秦观生平、思想的琐见
-
作者:程杰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老思想 道家思想 王安石 秦观 崇佛 科举 欧阳修 学术 熙宁 生平
-
描述:他在《与乔希圣论黄连书》中说:“某倾年血气未定,颇好方术之说,读医经数年”,他家又“世崇佛氏”(《五百罗
-
《石钟山记》精讲导读
-
作者:曹文趣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钟山 旅游事业 苏轼 顾炎武 王安石 年长者 命名 治学 实地考察 湖口
-
描述:(一)旅游,应是做人、治学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不少有识之士把旅游同做人、治学紧密联系起来。顾炎武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正是这个意思;倍根说的“旅行,在年幼者,是教育的一部分;在年长者,便是
-
《答司马谏议书》精讲导读
-
作者:魏忠道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 导读 文言文 学习习惯 文言虚词 答司马谏议书 作者 学生自学 引导学生
-
描述:本文除个别比较生僻的字词外,其余的不少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对他们来说,已是粗知的。教学宜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从旁启发、点拨;加强朗读练习、积累和巩固文言文的感性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
作者:邓广铭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史 宋代 王安石 封建社会 司马光 研究方法 精神文明 研究工作 中国古代史 研究情况
-
描述:没有给我们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