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699)
报纸(658)
图书(112)
学位论文(111)
会议论文(5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415)
地方文献 (169)
宗教集要 (17)
文化溯源 (16)
才乡教育 (7)
地方风物 (5)
红色文化 (4)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281)
2011(245)
2009(254)
2007(224)
2006(217)
2003(135)
2000(123)
1999(121)
1997(98)
1994(100)
按来源分组
戏剧艺术(56)
艺术百家(33)
文史知识(24)
戏剧之家(9)
散文(海外版)(2)
陕西教育(2)
兵团建设(1)
协商论坛(1)
江海纵横(1)
澳门研究(1)
中国文化名人与澳门②-汤显祖、吴渔山、屈大均合论
作者:李宗桂  来源:鹅湖月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国文化名人与澳门②-汤显祖、吴渔山、屈大均合论
汤显祖《行书自》(纸本立轴)
作者:暂无 来源:阳江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汤显祖《行书自》(纸本立轴) 释文:红尘堆里懒低头,石路迢迢入乱山。拟向云边种黄独,几时容我屋三间。戊辰六月汤显祖 汤显祖的书法别具一格,风流蕴藉,劲健潇洒,是那种典型的学人书法。此幅
汤显祖在阳谷写祈雨
作者:李印元 刘洪军  来源:博物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在阳谷写祈雨
中国美学范畴述略(4)
作者:李欣复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美学范畴  美学思想  学术文化思想  由盛转衰  个性主义  汤显祖  中国封建社会  独抒性灵  现实主义  王国维 
描述: 王安石变法失败,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标志。但是,封建制的衰落是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当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萌芽了资本主义因素,在学术文化思想上相应地发展出了反映市民生活和愿望的个性主义、自由思想,反映旧制度旧传统的美
《牡丹亭》的象征思维及其戏曲意义
作者:谢雍君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象征思维  戏曲  象征意蕴  思维方式  生存环境  象征手法  柳梦梅 
描述:引言当我们梳理关于《牡丹亭》内涵之种种时,发现剧情中有许多不符常情常理之处。比如,杜丽娘随父母在南安生活3年,居然不知自己居住的太守府后有一大花园,而丫鬟春香偶尔一次出恭,即发现有这等一个所在(《闺塾》);再如,杜丽娘
,提高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感召力
作者:孙敏  来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古代诗文  教学  安史之乱  魏晋南北朝文化  感召力  王安石  古代西域  历史课  《长恨歌》 
描述:,提高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感召力孙敏人类历史,丰富多采,它是悲喜剧交叉迭出的大舞台。唐代史学评论家刘知几曾说;“夫其书虽以为主,而余波所及,上穷王道,刊交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①历史现象
思想意境的交融:王安石读史诗浅议
作者:瞿林东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读史诗  读史诗  史学史研究  史学史研究 
描述:关于王安石的咏史诗,已有一些研究论文发表,但王安石的读,尚少有研究。其读,是通过阅读史书抒发自己对于重要史事或历史人物的见解,既彰显了的意境,也反映了的思想,是思想意境交融
汤显祖“至情”思想探析
作者:王海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思想  至情思想  探析  探析 
描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随着自身对现实的体会逐渐加深,以及受罗汝芳、达观和李贽等师友的影响,汤显祖反观人的本性,开始了对“至情”理想的追求和对程朱理学的挑战。“临川四梦”可谓是四颗重磅炸弹,不仅在文学
汤显祖与唐代文学
作者:赵山林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唐代文学  唐代文学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唐七言律绝重视语言的工致婉丽。汤显祖对唐代文学极为熟悉和喜爱,他写作《牡丹亭》时有意在以上四个方面继承借鉴唐代文学,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汤显祖笔下的“情”
作者:程建忠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南柯梦》  《南柯梦》 
描述:本文从理论和创作两方面分析了汤显祖关于“情”的见解和认识 ,以及表现在其创作中的“情”的本质和内涵 ,并评述了汤显祖写“情”的思想和创作实践正是当时崇情反理的时代背景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