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7)
报纸(54)
学位论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8)
地方文献 (8)
地方风物 (7)
宗教集要 (4)
按年份分组
2013(11)
2012(12)
2011(10)
2006(8)
2004(5)
2001(5)
1997(3)
1996(3)
1988(2)
1983(4)
按来源分组
其它(6)
青少年书法(1)
华夏考古(1)
小康(1)
植物杂志(1)
萌芽(1)
北方文学(下旬)(1)
时代文学(1)
名作欣赏(1)
信息日报(1)
论陈元“圆通为智,因物为心”的道家道教教育哲学
作者:邓红蕾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陈元“圆通为智,因物为心”的道家道教教育哲学
翩翩逐水沤——惟贤法师和他的《海沤诗集》
作者:岱峻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缙云山  太虚大师  佛学院  王恩洋  法师  诗集  苦吟诗人  逐水  大悲精神  治学方法 
描述:我亲近惟贤师,已十四年了。敬他,不仅因他是得道高僧,更兼他是苦吟诗人。 惟贤师一生坎坷,命运多舛,生无常念,发菩提心,属命定因缘。但他又敏感善思,好读诗书,不舍世间学问,因此,袈裟下一颗诗心常又化作行行清丽美文字。这
移情于 轻愁如丝——晏殊《踏莎行》赏读
作者:陈万勇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赏读  《踏莎行》  移情  晏殊  春风  行人 
描述:移情于 轻愁如丝——晏殊《踏莎行》赏读
实笔状 虚笔画人——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赏析
作者:茆文楼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实笔状 虚笔画人——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赏析
北宋道士陈元的老学思想新探:[《道德真经藏室篡微篇》]
作者:尹志华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  哲学思想  著作研究  道德真经藏室篡微篇 
描述:、中、下三等;(4)将“无为”的内涵诠释为“不越性分”.
周鸣歧智擒阳春,锦西县建立新政权
作者:杨如春  来源:锦州市志通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周鸣歧智擒阳春,锦西县建立新政权
春催兰台绿 祺遍皇姑——记沈阳市皇姑区档案局档案管理科
作者:黄秀莲 张树纯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档案工作者  沈阳  皇姑区档案局  徐春祺  档案管理 
描述:春催兰台绿 祺遍皇姑——记沈阳市皇姑区档案局档案管理科
中见情 情中见理——晏殊《浣溪沙》浅析
作者:王健龙  来源: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晏殊  化虚为实  夕阳  回忆  情感 
描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情与会 意在言外——读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怀)
作者:郭春华  来源:中学文科(教研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情与  意在言外  新词  晏殊    艺术手法 
描述:宋初词人晏殊的《珠玉词》中有好几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这一首,就其思想而言,虽不过是悼惜春天的衰残,感伤流光的易逝。但就其艺术手法而言,却写得情与会,意在言外,因而传诵千古,赢得了
欲将沉醉换悲凉:浅谈恋情与梦交织的晏小山词
作者:刘锋焘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晏几道  恋情  词体  黄庭坚  相思  欧阳修  梦境  晏殊  自然 
描述:柳永,甚至晏殊、欧阳修等人为词体或多或少地注入了新的内容。为什么晏几道独独仍自以词体抒写恋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