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证历史的特殊化石──宋代语言与文化管窥
-
作者:徐时仪 灵明 来源:医古文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语言 王安石 社会生活 宋代妇女 宋代文化 文化风尚 化石 上海中医药大学 《京本通俗小说》 文化背景
-
描述:印证历史的特殊化石──宋代语言与文化管窥
-
喜庆和灾难相伴——烟花爆竹忧思录
-
作者:东方晓 来源:云南消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烟花爆竹 昆明市 社会习俗 王安石 劳动人民 民意测验者 退休工人 全世界的历史 机械制造 广州市
-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王安石的这首《元日》诗,生动地展现了一幅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辞旧迎新图,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种历代不衰的社会习俗,这就是燃放
-
说东道西——“汉字构成”复习课设计
-
作者:刘江田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习课 汉字 形声字 引申义 王安石 “心” 会意字 字本义 《一件小事》 表音文字
-
描述:是“伏侍”(服事);至于“隐伏”、“埋伏”则是引申义了。 生:“江”、“海”既然都是形声字,它们为什么不读
-
趣话轶闻
-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消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考场秩序 雷电流 消防队员 高尔夫球俱乐部 《资治通鉴》 美国明尼苏达州 滑稽的动作 北京朝阳门 严重烧伤
-
描述:门打不开,考生逃生无路,被活活烧死九十六人,余者尽被灼伤,其状惨不忍睹。 事后,英宗皇帝除将对贡院火灾负有责任的官员治罪下狱外,又降旨追赠遇难的九十六名举人为进
-
石人山的杜鹃花
-
作者:袁占才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人山 杜鹃花 杜鹃鸟 大自然 根雕艺术 王安石 璀璨夺目 黄遵宪 姹紫嫣红 映山红
-
描述:石人山的杜鹃花袁占才石人山最多的花是杜鹃花。因其开放时璀璨夺目,映红整座山体.几欲天际烂漫的云霞接壤,故更多的人习惯叫映山红。山里老百姓性直吐音重.常把映字喊做“照”,“照”尽管不如“映”字文雅,但更贴切.把杜鹃花绽放时的热烈、活泼、坦诚性格表露无遗...
-
“汴京八景”今昔谈
-
作者:王宏晓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开封城 汴京 八景 东京城 北宋 京杭大运河 风景园林 王安石 游览胜地 清明上河图
-
描述:“汴京八景”今昔谈王宏晓五谷乃是泥土给哟泥土乃是汗水泡哟倘若农人不消汗哟皇帝老儿也呷不饱哟那是从祖祖辈辈都是农人的岩保叔嘶哑的嗓门中喊出的自豪哦!燃烧着的晚霞不见了,天幕上,一轮日晕被淡淡的云彩罩着,若明若暗,神秘神秘的样子。可是呢,这样的时候,我嫂...
-
提倡学生批改作文
-
作者:邓文生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评改 教育科研 批改作文 高中生 王安石 修改文章 学校心理学 认识能力 语文教学 语文知识
-
描述:相修改”。①只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语文知识,能独立成文,就可练习自改”。②更何况高中学生呢?高中生“已经具备相当
-
一字师和半字师
-
作者:定铮 来源:科技文萃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半字 唐代诗人 王安石 古代诗词 脍炙人口 老一辈革命家 深秋季节 《长征》 菊花
-
描述:代诗人齐己一次正诵吟题为《早梅》的新作:“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一位姓谷的朋友
-
斗对联
-
作者:暂无 来源:山东农机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张之洞 总督 孙中山 送节 王安石 光绪年间 名片 苏东坡 武昌
-
描述:清光绪年间,孙中山留学归来,途经武昌总督府,想见湖广总督张之洞,他送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的名片。
-
一波三折 跌宕起伏——试析《游褒禅山记》的曲笔美
-
作者:余云叶 来源:中国职工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游记 曲笔 艺术形象 试析 托物言志 说理文 由浅入深 寻幽访胜
-
描述:来开笔,指出“华山”原是“花山”之谬,让人耳目一新。接着,从前洞写到后洞“其见愈奇”时,按理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