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学应是充满活力的“百草园”
-
作者:葛嵩林 杨仟林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 课堂教学 个性特色 创新活力 个性差异 语文教师 充满 审美教育
-
描述: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模板塑压效应下,统一尺度的要求,扼杀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性创造,个体性表达和讲授方式缺失。教师对作品的独特理解与把握湮没于教参的已有理念、教学模式的固定架构和评价
-
语文教学中的“借物”
-
作者:周雪盈 陈克鹏 来源:陕西教育:行政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游褒禅山记》 教学过程 王安石
-
描述: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治学如登山,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外物的帮助,才能达到目的。经过几年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可尝试一下“借物”。
-
练好情感教学“五字功”
-
作者:周桂英 来源:教书育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教学 语文教学 引导学生 情感体验 实践与研究 文本 最佳境界 刘绍棠 学生情感 教学手段
-
描述:语文教学只有叩击到学生的"情感区",学生才容易进入到课文情境中去,也才能够达到作者情、文本情、教师情、学生情"四情融通"的最佳境界。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师只有先练好情感
-
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
作者:单淑娟 来源:中国教研交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
谈谈高中历史教学难点的确定与突破
-
作者:陈威 来源:新课程(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难点 王安石变法 高中历史教学 学生接受 突破难点 难点问题 历史课程标准 积贫积弱 普通高中 新知识
-
描述:,成为学生在历史学科中拿高分
-
《伤仲永》教学设计
-
作者:李明霞 张文侠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材分析 宋代文学 学生活动 课文 教育课程 初中语文 议论文 教学设计 人教版
-
描述:教材分析:本课是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这个单元安排的就是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本文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篇议论文。讲述了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化成一个普通人的经历,然后由此引发议论,表达了对这位"神童"的惋惜
-
有效教学应是每位教师的追求
-
作者:汤俊文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教师 课堂教学实践 学生发展 教学成功 解决问题 基础教育 观念 分钟 培养人才
-
描述:我国的传统教育是灌输型教学,学生没有自主权,只能被动地学习和接受。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十分刻板,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在新课程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认识到,当前我们的基础教育
-
“求真务实”应是作文教学的常态
-
作者:黄玉慧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求真务实” 作文教学 高考作文题 命题思路 材料作文 真情实感 考生 课改
-
描述: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仍然为材料作文,在秉承前两年命题思路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与发展。作文题延续了其进入课改后命题的基本理念.即引导考生关注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概括地说就是“求真务实”。“求真务实”中的“求真”是命题的追求与归宿,“务实”是实现“求真”的途径和手段。
-
俗解汉字与识字教学
-
作者:施茂枝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字研究 识字教学 造字 王安石 原意 六书 今文经学 说文解字 教学目标 冗余信息
-
描述:宋代王安石著有《字说》一书,其主要特点是,解释汉字形义关系时,不顾古人造字原意,"不问‘六书’,把一切汉字都看成会意字"[1],单纯从通行字形出发进行主观臆测,其结论穿凿附
-
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
作者:陈加明 张艳 周正国 来源: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鲜活的、动态变化着的实践问题,研究报告、论文、著作等规范性学术文档并不是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唯一的呈现形式,教育经验总结、教育随笔、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教育反思等,都是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