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试论山谷与王安石
作者:刘乃昌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试论山谷与王安石
闻一多的一首佚
作者:暂无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闻一多  危楼  校歌  龙蛇  江岸  黄鹤  江流  专科学校  鹦鹉 
描述:一九二八年秋,闻一多在武汉大学任教时,曾为武昌艺术专科学校董事之一,并有时亲自授课。其间,应邀为艺专校歌作词。词曰: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大江流日夜,大别龙蛇走。 危楼百尺名黄鹤,独立江岸碍中流。 河山好,风景幽,自古有才生三楚。
从“王安石改”所想到的
作者:王江平  来源:中学政治课教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社会实践  天文学家  意识  观察  宋朝  事物  家乡  作者  人脑 
描述:这件事发生在宋朝时期大文学家王安石身上。一天,王安石看到一首里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之句,心想:“明月”是不会叫的,“赞犬”又哪能躺到“花心”里去睡大觉呢?于是把它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
札记
作者:朱则杰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梅村  吴嘉纪  吴伟业    查慎行  《红楼梦》  钱谦益  周亮工  章秋谷  鸳湖曲 
描述:札记朱则杰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园围中,清代诗歌是一块饶有宝藏而又很少有人开垦的处女地。清诗中的许多问题,人们在谈到它的时候,往往歧义纷纭,甚或谬误百出。当时的人信口道来,率意笔之,多不自觉。而后代
王安石象征阐论
作者:王晋光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象征手法  神宗  吕惠卿  意象  象征  熙宁  文学理论  中华书局  司马光 
描述:变成了一个象征,甚至是一个象征[或者神话]系统的一部分。在探讨王安石的寄托的时候,我们发觉安石在很多地方使用了象征手法来表达他的意念。他这种象征手法跟西方文学所指的象征手法颇有不同,可以称为中国式
“六义”新论
作者:李健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诗序》  《诗经》  六义  表现手法  《周礼》  “兴”  逻辑内涵  文学创作  儒家教化  十五国风 
描述: “六义”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考察一下学术界的探讨,无外乎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六义”乃“六体”,是六种乐歌的种类;另一种观点则是著名的经纬体用之说,认为风、雅、颂是“体”(或经),赋、比、兴
吴正和他的
作者:黎焕颐  来源:诗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香港  上海  礼貌  对话  品格  理解  介绍  黄鹤  签名  传送 
描述:快十年了——大约是一九八二年吧!上海的一位朋友向我介绍吴正:说他酷爱。并说:"你送他一本诗集如何?"我慨然把《春天的对话》签名由其传送。然而,黄鹤一去渺如也。吴正给我的第一个印象不佳:不懂礼貌
,不应是文字游戏
作者:杨世运  来源:诗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字游戏  图案  诗歌创作  作者  发生  当代美国  读法  水波  示意图  读者 
描述:,不应是文字游戏
论《薮》的诗论主张
作者:李剑波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调论  兴象风神  复古派  薮》  胡氏  诗论主张  体格声调  神韵说  胡应麟  格律 
描述:胡应麟的《薮》,是明代较大的一部诗话著作。它篇幅宏伟,内容繁富,讨论诗歌艺术问题不乏真知灼见,不但在理论史上有其特色,而且保存了大量的研究资料。直到今天,它仍然常为文学史家、理论家所征引、称道
分唐宋试论
作者:陶新民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李商隐  晚唐体  西昆体  欧阳修  杜甫  王安石  唐诗  唐宋诗  近体 
描述:分唐宋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