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50)
报纸(2052)
学位论文(68)
图书(29)
会议论文(2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124)
非遗保护 (246)
地方文献 (188)
地方风物 (23)
宗教集要 (17)
红色文化 (16)
才乡教育 (10)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582)
2012(225)
2011(316)
2010(813)
2009(354)
2008(320)
2006(113)
2004(76)
1998(68)
1993(42)
按来源分组
文史知识(19)
书品(13)
解放军报(9)
东方早报(7)
中国典籍与文化(7)
收藏(拍卖)(5)
读书(4)
收藏界(3)
人民文学(3)
陇右文博(1)
清雅闲愁——晏殊的《浣溪沙》
作者:骆玉明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士大夫  日常生活  浣溪沙  生活情趣  人生经历  特殊  古代  天气  高级 
描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古代高级士大夫的优雅的生活情趣跟现代人的生活相隔很远。
晏殊《珠玉》的修辞手法
作者:陈俐  来源: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珠玉  修辞手法  白描  设色  婉曲  直说 
描述:《珠玉》是宋初词人晏殊小令创作的结集,也是我国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从修辞的角度看,其表现手法主要有三:一是既善于点化旧文,又能自铸新词,别开生面;二是既长于白描,又工于设色;三是婉曲
晏几道中梦的意象
作者:曾坤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愿望  愿望  虚幻  虚幻 
描述:晏几道是北宋中期著名词人,他的《小山》名流千古,其中多写人世的悲欢离合,笔调感伤。《小山》中多次有写到梦。梦这个摸不到看不清的东西成为小晏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小晏用一个个梦表现盛衰、今世、悲欢
教授的十三点教学理念
作者:暂无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校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读书、践行和历练三位一体,是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 2、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致力于追求让师生共同享受教学;在愉悦的享受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积淀丰厚的人类文化,提升
到六中讲授有效教学理念
作者:杨晓华  来源:来宾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有效教学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10月27日,广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硕士生导师给来宾六中的全体教师讲授有效教学的基础理念。  教授
《远游》与屈原的“绝命”:释“与泰初而为邻”
作者:罗漫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远游》  屈原  绝命  《离骚》  王安石  无为而无不为  出土文献  第九交响乐  先秦作品  楚辞研究 
描述:《远游》与屈原的“绝命”:释“与泰初而为邻”
论陈亮的风格:述对“微言”二字的看法
作者:张文潜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亮  南宋初期  政治见解  辛弃疾  龙川  王安石  积极进取  悲壮激昂  北宋  镇江 
描述:关系,有时也以比兴方式
近年《牡丹亭》演出纪事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东新闻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998年7月,上海昆剧院在美国林肯艺术中心艺术节上演两场全本《牡丹亭》,第一场演出时间为六个晚上,第二场为三个下午三个晚上;1998年夏至1999年春,由彼得·谢勒执导的《牡丹亭》在伦敦巴比肯中心和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等地演出,作曲家谭盾为该剧谱写了新曲,女高音歌唱家黄莺担纲演唱;2001年6月
汤显祖贬谪南粤纪事
作者:邓长琚  来源:历史大观园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贬谪南粤纪事
昆曲《牡丹亭》音乐研究: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李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音乐分析  音乐本体  戏曲唱腔  《牡丹亭》 
描述: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4年,由台湾著名学者白先勇先生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全国范围内的上演,更带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 本论文以昆曲《牡丹亭》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音乐分析和音乐本体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昆曲形成发展史的回顾;第二章是《牡丹亭》的艺术分析,是全文的重点,首先是对汤显祖的生平简介以及对其《牡丹亭》创作理念的分析,然后从剧情、人物形象概述、主要矛盾分析入手,并选取了《游园》、《惊梦》、《拾画·叫画》三出成套唱腔,对其进行音乐本体的分析和研究,得出南昆风格戏曲唱腔的特点;第三章是对青春版《牡丹亭》艺术成就及影响的总结,希望能够对昆曲的保存和发展有一定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