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771)
报纸(984)
图书(181)
学位论文(173)
会议论文(4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931)
地方文献 (171)
宗教集要 (12)
地方风物 (9)
非遗保护 (9)
红色文化 (7)
文化溯源 (6)
才乡教育 (5)
按年份分组
2011(581)
2009(497)
2005(273)
2002(253)
1997(217)
1996(239)
1993(121)
1987(145)
1979(40)
按来源分组
中文自修(17)
博览群书(13)
佛教文化(8)
辽宁大学出版社(2)
中华书局(2)
中国医疗保险(2)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山西教育(初中版)(1)
统计教育(1)
沈括治汴
作者:华红安  来源:陕西水利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地形测量  《梦溪笔谈》  兴修水利  盐碱地  国家安定  重点项目  地形模型  沉积的淤泥  水利法 
描述:民。反对派却极力反对,其主要理由是:汴河一旦疏通,建筑淤田,一定要淹没许多庄稼和房屋,许多还是风水宝地,而新筑淤田却贫瘠,可能引发事端,危及国家安定。
谜诗猜诗谜趣话
作者:黄炳麟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石榴红  风动  北宋  宋人  制谜  品赏  猜谜  暑天 
描述:手中拿着的“扇子”。王安石又出
名句的来历
作者:霍德柱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句  王安石  文学作品  用法  秋思  流水  唐诗  阅读  画面感  精品 
描述: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常常发现,许多名句部是有来历的。仔细探讨一下名句的来历,能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下边试举出几例:a、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可谓“半仙体”的精品了。据《容斋续笔》载,作者在选定
谈谈古人的别号
作者:黄炳坤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别号  文人学士  封建时代  王安石  居士  辛弃疾  别字  李白  成年  陆游 
描述:古人除了有名与字之外,还常有别号,也可以叫别字。别号开始时大约是自取的,后来也有别人给加上的。封建时代的文人学士,多有自取别号的。号与字不尽相同,字是成年时由尊长代取的,用以表德,它
敢借戏文讽奸凶——梨园子弟的侠情表露主题
作者:王立 刘卫英  来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梨园子弟  忠奸斗争  中国古代文学  优伶  戏文  观众  《精忠记》  王安石  演员  下层民众 
描述:王梦生《梨园佳话》曾记载清末名优黄润甫在演出时,台下观众的热烈情氛与演员本身的深入角色:“黄……扮戏善作老奸,最能险狠.如《捉放》中之曹操,《下河东》之欧阳方,皆使人见之切齿,恨不生食其肉
名家治学之道
作者:暂无 来源:河南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而不思则罔  治学方法  唐朝文学  《新民晚报》  治学之道  北宋政治  爱国诗人  王安石  借鉴参考  徐特立 
描述:名家治学之道古今中外名家的治学方法,可供不同个性的人在治学时借鉴参考。、春秋时大教育家孔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战国时思想家孟朽:“尽信书不如无书。”3、东汉哲学家王充:“知古不知
宋诗的成就和特色
作者:姚良柱  来源: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诗  “以才学为诗”  欧阳修  “以文为诗”  理趣诗  爱国题材  黄庭坚  中国古典诗歌  象思维 
描述:刘世南等认为:宋诗是唐诗的发展,它继承了唐诗的优良传统,而又有所发展、创造,所以能和唐诗并峙,形成古典诗歌史上的又一艺术高峰。 贬宋派却认为“宋诗河汉不入品裁”(屠隆《鸿苞集》),甚至说:宋“一代无诗”(五夫之《姜斋诗话》)。明代后七子首领李攀龙选录历代诗歌,编成《古今诗删》,对于宋诗只字不录。当时言诗大都“尊唐而黜宋”。今人五水照说:“宋诗的艺术成就之所以远逊于唐诗,就在于它的大多数作者违背了形象思维的创作规律。”毛泽东同志在给陈毅同志关于诗的一封信中也认为宋诗之弊在于缺乏形象思维。周寅更据此认为宋诗“味同嚼蜡。” 平心而论,宋诗紧接唐诗之后,处境十分困难,“唐诗晋字汉文章”,这意味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根的境地。宋居唐后,宋诗就难免有后难为继的窘困。所以蒋心余在《忠雅堂集》卷十二《辩诗》中说:“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宋
茶文化中的煎茶学问与茶具讲究
作者:王定隆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茶文化  煎茶  茶具  王安石  《红楼梦》  营养价值  《诗经》  《周礼》  肥沃的土壤  中国历史 
描述:之官,《诗经》中也有“采茶薪樗”和“予所捋茶”的诗句,可见我国饮茶历史已逾2000年之久。西汉王褒在《僮约》里说:“烹茶尽具,铺已盖藏”,又记有“武阳买茶”的内容,这说明当时四川不仅已有饮茶习惯,而且茶叶作为一种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作者:朱望  来源:考试(高考英语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语文  试卷  图书馆  模拟  王安石  阅览室  计算机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美国人  人工智能 
描述:~~
语境与核心信息
作者:陈孟义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境  核心信息  古诗词  教学效果  王安石  深刻内涵  整体观念  特定语境  借景抒情  《泊船瓜洲》 
描述:在古诗词教学中,有的教师只重视对个别字词的分析,缺少从诗词特定语境考虑的整体观念,因而往往难以揭示出诗词的深刻内涵,学生也不易把握住其核心信息,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