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54)
报纸(147)
学位论文(26)
图书(19)
会议论文(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19)
地方文献 (21)
才乡教育 (10)
地方风物 (6)
非遗保护 (1)
文化溯源 (1)
宗教集要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09(42)
2008(42)
2007(34)
2006(24)
2004(27)
2003(16)
1993(3)
1988(6)
1987(6)
1984(7)
按来源分组
其它(39)
农业考古(7)
云南农村经济(2)
山西农业科学(1)
中国工程建设通讯(1)
中国农村观察(1)
地方财政研究(1)
桂海春秋(1)
中国农资(1)
现代农业装备(1)
葛立方论杜:重提杜得失的话题
作者:杨胜宽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诗派  葛立方    《韵语阳秋》  杜诗  苏轼  杜甫  王安石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艺术技巧 
描述:葛立方论杜——重提杜得失的话题杨胜宽葛立方(?—1164),字常之,号懒真子。所著诗话《韵语阳秋》二十卷,堪称宋人诗歌批评的“巨著”。尽管从宋人赵与时《宾退录》直到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都指
试析齐与鲁中的一些问题 续
作者:金德建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子思  中庸  孔子  孟子  学术文化    周礼  司马迁  战国 
描述: (下) 鲁齐、鲁二地接壤,学术上容易得到交流机会,历来均被称为文明之邦,有共通的特点。但无容讳言,二地学术文化上的分歧,也非常突出。例如:一、春秋时鲁地孔子奔走,栖栖皇皇,求仕官职;战国时齐威王
朱熹的知识论诠释和陆九渊的实践论诠释
作者:彭启福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诠释  宋明理学  知识论诠释  实践论诠释 
描述:为达成明理这一理解目标的重要保证,知行合一说凸显了理解中的实践智慧。陆九渊意义上的明理具有了实践论的意味,其理解理论的视野是实践论诠释的。
发现“王”真正的命脉:王安石“字史”初论
作者:杨天保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学  选举社会  义理 
描述:“宋学”新局。所以,王氏“字”堪称“王”主脉。
发现“王”真正的命脉―王安石“字史”初论
作者:杨天保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学  选举社会  义理 
描述:“宋学”新局。所以,王氏“字”堪称“王”主脉。
中国农书丛刊先秦农书之部 《周礼》书中有关农业条文的解释
作者:夏纬瑛  来源:农业出版社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农学  周礼  注释 
描述:中国农书丛刊先秦农书之部 《周礼》书中有关农业条文的解释
农业是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黄松龄著《读马克思恩
作者:宋涛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农业是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黄松龄著《读马克思恩格斯论农业和农民问题》前言 宋涛(1989.08.18)  农业是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黄松龄著《读马克思恩格斯论农业和农民
农业是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黄松龄著《读马克思恩格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农业是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黄松龄著《读马克思恩格斯论农业和农民问题》前言 宋涛 黄松龄同志的遗著《读马克思恩格斯论农业和农民问题》(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继他的《黄松龄社会主义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作者:王永刚 马玉龙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协调领导小
作者:暂无 来源:怒江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据云南日报报道 近日,云南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转变为城镇居民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要求,全省上下要解放思想、开拓奋进、扎实工作,切实把这项造福广大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