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刘师培的《礼经旧说考》残稿
作者:伴桐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师培    礼经  上海图书馆  古文经  黄侃  冠礼  刘氏  手书  周礼 
描述:刘师培(1884—1919.11.20),字申叔,江苏仪征人。精文字训诂之学,宗古文经。对他的是非评价,世人似乎早有定论。他在学术上的造诣则多为人所推崇。笔者最近在上海图书馆发现一册刘师培手书
《资治通鉴》编撰论——为《资治通鉴》成书九百周年而作
作者:周征松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资治通鉴    三家分晋  宋神宗  王安石变法  封建统治者  范祖禹  考异  历史人物 
描述:通鉴》问世以来,它一直被人们视为“此天地间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
论诗僧贯休及其诗
作者:黄世中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贯休  全唐诗  五代史  禅月集  统治阶级  十国春秋  社会现实  胡应麟  统治者  农民起义 
描述:僧从的唱酬中,也可知其大概。
汉画中二龙交尾图
作者:李建  来源:文物春秋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画  汉代画像砖  西王母  《周礼·地官》  汉代画像石  伏羲女娲  封建宗法制  《史记·天官书》  《毛传》  生殖 
描述:汉画中二龙交尾图释李建从全国各地已出版的汉代画像石、砖图册和已发表的汉画像石、砖墓的发掘报告来看,二龙交尾图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它们在墓葬中有着固定位置,一般被安置于墓门楣上,也有少量配置于墓门柱上
谈《情史类》中的“情”论
作者:孙俊志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梦龙  程朱理学  汤显祖  美学思想  情至  情真  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  基本核  情感表现 
描述:“言情”是冯梦龙美学思想的基本核心。在其众多的著述中,对于“情”有很多论述,《情史类》即是比较集中全面地反映冯氏关于“情”的认识的一部专著。《情史类》一名《情史》或《情天宝鉴》,系冯梦龙采摘古今
談漢字的表意性
作者:楚永安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意文字  表意性  代表  表音文字  王安石  别字  作用  字形  心境  分析法 
描述:漢字的性質,就是要找出它的特點與個性,而這種特點與個性是同其他文字相比較而存在的。如果說漢字也是一種表音
曾巩散文的艺术特征论
作者:梁静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散文  艺术特征    文钞  唐宋八大家  王慎中  欧阳修  南丰  茅坤  叙事 
描述:富有情韵是曾巩散文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曾巩性格冷静,不尚激情,故为文多锋芒内敛,雍容平和,切于儒家的温柔敦厚之旨,郑瑷称其文“敦厚凝重如秦碑汉鼎”,吕祖谦称其文“节奏从容和缓”、“藏锋不露”,王慎中称其文“与先朝周雅比盛”,刘大櫆称其文“敷陈畅足而蔼然温厚”等等,着眼点正在于斯。如果说苏文是激情如火、敢笑敢内的热血青年。曾文则更象温文尔雅、不动声色的平和长者。《赠黎安二生序》为怀才不遇者吐气,融注着作者自己的愤懑和不平,但却百炼钢化为绕指
梅尧臣事迹考
作者:吴孟复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二十年  三十年  墓志铭  国子监    王安石  驳正  考辨  永乐大典 
描述:载之误与议论之诬,亦有所驳正。录之以待商榷。一、尧臣之先世《梅氏世牒》谓梅远生梅超,超生邈,邈生二子:让、询。尧臣为让之子。梅鼎祚
孔子经世致用的文艺观说
作者:周凤章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世致用  孔子  文艺观  基本思想  政治主张  文艺思想  文化典籍  周礼  统治阶级  伦理观念 
描述:,拼其殊年余力发掘和整理古代的文化典籍,积极地进行“正乐”和“删诗”的工作.正
“王太后右和室”铜鼎考
作者:张懋镕 王勇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太后  《三代》  铜鼎  王后  《殷周金文集成》  战国文字  战国晚期  商代青铜器  古文字研究  《周礼 
描述:“王太后右和室”铜鼎考张懋镕,王勇"王太后右和室"铜鼎一件,近年出土于陕西省澄城县.铜鼎形制:鼓腹,敛口,圆底,蹄足,耳外撇。盖上有三环纽.通高16、通耳高16.8、足高7.1、耳高6、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