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25)
报纸(97)
图书(7)
会议论文(4)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50)
地方文献 (36)
非遗保护 (33)
地方风物 (5)
红色文化 (5)
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80)
2012(16)
2011(22)
2010(19)
2009(16)
2008(18)
2007(22)
2006(10)
2001(5)
1982(4)
按来源分组
检察风云(2)
华东新闻(2)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1)
西北美术(1)
新经济导刊(1)
紫禁城(1)
文艺研究(1)
瞭望(1)
人民音乐(1)
文化艺术研究(1)
西周乐宫1463人
作者:邱云飞 郭珂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乐官  儒家学派  《周礼》 
描述:长期以来音乐界依传世<周礼>为据,认为西周乐官人数是1463人,事实上只是儒家学派虚拟的数字.
写好“人”字易事
作者:李清芳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诚信  基本素质  王安石  高攀龙  明代  人民群众  宋朝  品行  有责任  修身 
描述:。要品行端正。古人讲"先修身而后求能","人可一生不
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考公务员
作者:赵炎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务员  罗马  科举考试  王安石  御史中丞  宋仁宗  太学  一把手 
描述:界名人,其中,他与年长他15岁的王安石关系最铁,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057年科举考试前夕,他征求王安石的意见,王安石沉吟了片刻,一反常态地“劝其勿事科举,侥幸利禄”,而吕希哲居然也一反常态地听进去了,“遂绝意进取”,不当干部了,一门心思去研究学问。
药物反应是儿童的无声杀手
作者:邵立华  来源:健康人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药物反应  儿童  生物制剂  合成药物  药物发展  致死原因  人均寿命  人类  针对性  传染病  疾病 
描述:药物是人类向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人类从单纯依靠天然药物发展到人工合成药物和制造生物制剂。可供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越来越多,针对性越来越强,疗效也在逐步提高。人类已从传染病是主要致死原因的困境中解脱
厅堂版《牡丹亭》即将驻演“皇家粮仓”
作者:沈卫星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艺术  厅堂  粮仓  长生殿  文化传播  复归传统  中国戏曲  原真性  代表作 
描述:2007年5月18日,是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6周年的日子。同一天,由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的厅堂版《牡丹亭》将正式登堂北京“皇家粮仓”,进行为期10天
九畹灵根“北西厢”
作者:胡明明 张蕾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物质遗产  《长生殿》  桃花扇  代表作  剧院  江苏省  昆曲 
描述: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评为人类口头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个日子,如吹皱一池春水,先是苏州昆剧院白日消磨断肠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的青春版《牡丹亭》;之后,是江苏省昆剧院白骨青灰长艾
十年树“昆”
作者:王安葵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牡丹亭  物质遗产  文化环境  演出  五六十年代  传统文化 
描述:2001年5月18日,中国申报的昆曲艺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委员会评审全票通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后统一改称为"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至今已是十年,十年来,中国政府
昆剧的“市场化生存”
作者:张静  来源:社会观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观众  艺术  物质遗产  《牡丹亭》  代表作  青春  人类口头遗产  文化精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描述:昆剧的“市场化生存”
昆曲::百戏之祖 百戏之师
作者:彭婕  来源:神州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百戏  桃花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戏曲  牡丹亭  代表作  孔尚任  活化石  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昆曲::百戏之祖 百戏之师
昆曲的魅力
作者:王蕴明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长生殿  昆剧  桃花扇  戏剧史  表演艺术  明代文学  百戏  代表作 
描述:中国戏曲美学的历史典范,是近代戏曲的"百戏之师"。它曾是16—18世纪我国菊坛的宠儿,"家歌户唱寻常事,三岁孩童识戏文"。由明代剧作家梁伯龙创作的第—部昆曲代表作《浣纱记》,一经问世便受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