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礼正义》(秋官)校对商榷
-
作者:汪少华 来源:中国训诂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正义 点校
-
描述:失校(涉上下文而讹,形近而讹,义近而讹,音近而讹,脱文,倒文,出处错误).
-
《周礼正义》楚本、中华本误改辨正
-
作者:颜春峰 汪少华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正义》 校勘 楚本
-
描述:《周礼正义》楚本和中华本的误改主要表现为:不注意校释术语;不注意表述方式;不注意用字规则;不注意词义;不追究僻义;不注意孙氏之校;不注意所据版本;不据原书改正引文讹误;不核原书擅改引文;所据失实;引
-
魏了翁《周礼折衷》经学特点探析
-
作者:夏微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了翁 《周礼折衷》 宋代《周礼》学
-
描述:放矢地批驳;对于宋代《周礼》学代表作王安石的《周官新义》,魏了翁一方面肯定其学术价值,另一方面则批评王安石阿附郑《注》,未能领会《周礼》所蕴先王政治精髓,导致变法误国.这些特点展示了魏了翁的《周礼
-
试析《诗经》刺谗诗之周礼意蕴
-
作者:梅显懋 杨阳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但是,以激烈的言辞斥责假恶丑的东西,目的是让人们去追求真善美,斥责奸佞小人的奸诈无耻的言行,也正是为使人们形成温柔敦厚的品格,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因此,从采编《诗经》的人来看,刺谗诗完全符合周礼的尚
-
刘歆不可能伪造、伪改《周礼》
-
作者:刘霖映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歆 《周礼》 《周官》 作伪
-
描述:关于《周礼》,一些说法是误解。多种事实和合理理由说明,无论西汉时期还是王莽时期,刘歆不可能伪造、伪改之。
-
王安石《周礼新义》佚文补辑
-
作者:张涛 来源: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周礼新义》 佚文
-
描述:《周礼新义》为王安石新法理论重要文献,然其书久佚,自清以来,学界汇集佚文者颇不乏人,至时贤《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为集大成.然《新义》佚文,仍有遗珠.今蒐讨故籍,从中择要辑出佚文25则
-
论《周礼》“王六军”与西周“六师”的关系
-
作者:李严冬 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王六军 六师 西六师
-
描述:单位。故“王六军”制度的出现实不应早于西周晚期。若详细分析汉儒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过程,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他们是如何弥合这一矛盾并得出历代尊奉不疑的结论的。这对我们重新认识西周至春秋时期军制变革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周礼》官计文书与战国时期的行政考核:竹简秦汉律与《周礼》
-
作者:朱红林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官计文书 秦汉简牍
-
描述:《周礼》中国家实施的各种考核措施统称为官计。官计文书是考核制度运行的有效载体,其写作、传递和管理程序都已经标准化、制度化。出土的秦汉简牍中的相关记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考核制度是战国时期官僚制度的有机
-
迎刃析疑如破竹 擘流辨似欲分风(下):钱锺书戏曲论零札
-
作者:郑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史 戏曲研究 析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牡丹亭 元杂剧 汤显祖 戏曲创作 戏曲作品 小说
-
描述:三毕生致力于打通文史哲和中西文化的钱先生对不同学科往往采取一种同贯共规的态度,力求泯町畦而通骑驿,以使小说、诗歌、戏剧,与哲学、历史、社会学等为一家。在他的著述中,仅有少量篇章以探讨戏曲艺术规
-
碗上凿画:行将消失的技艺本报记者徐琼辉通讯员谢景远摄影史久阳
-
作者:暂无 来源:鄞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碗上凿画:行将消失的技艺本报记者徐琼辉通讯员谢景远摄影史久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