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城清燕堂和苏舜钦
-
作者:熊克岐 来源:中州今古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舜钦 蒙城县 “清” 宋仁宗 欧阳修 王安石 清正廉明 文学家 知县 惠山寺
-
描述:是公余宾客燕谈的清静地方。其实不尽然 ,它蕴含着很深的意思。这从他写的诗文所表明的忧国忧民、嫉恶如仇、远大的抱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中可以找到。苏舜钦的诗中 ,“清”、“燕”二字比比皆是 ,如“薄俗盈虚逐势利 ,清风绵邈日已凋”(《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 ;“清泉绝无一尘染 ,长松自是拔俗姿”(《无锡惠山寺》) ;“气象清雄天与都 ,世间不合有埃尘”(《吴江亭》) ;“得泥初燕喜 ,避弋去鸿轻”(《春日晚晴》) ;“不愤东流促行棹 ,羡他双燕逆风飞”(《送人还吴江道中作》)。甚至在一首诗中 ,巧妙地两三次使用“清”、“燕”二字。意思很明白 ,他喜爱洁净的清风、清泉 ,要做一个一尘不染的正直的清官 ;他喜欢燕子 ,因为燕子长年累月捕捉害虫 ,给人民的利益何其多也 !“春燕田里飞 ,麦稻堆成堆”嘛 !他还赞赏燕子逆风而飞的...
-
关于建立著者签名特藏书库的构想
-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图书馆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特藏书库 江西省图书馆 签名 著者 文化遗产 陶渊明 王安石 欧阳修 汤显祖 改革开放
-
描述:,江西
-
宋朝官员子弟初探
-
作者:朱瑞熙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士大夫 中国封建社会 社会构成 欧阳修 社会地位 执政官 庆历新政 亲属 恩荫制
-
描述:宋朝的官员子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他们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新的发展时期。无论在政治上或者经济上都已不再享有像前代那样多的特殊优待,但是仍然处于比一般士人要高得多的社会地位。一、宋朝官员子弟的社会构成和入仕途径宋朝的官员子弟不是一个单纯的社会阶层,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作为子弟,他们的尊长
-
宋代的昭君诗
-
作者:朱杰人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国历史 封建统治者 欧阳修 匈奴 司马光 历史意义 昭君出塞 使节 历史功绩
-
描述:津津乐道的话题。她的面貌也
-
苏洵、苏辙文学简评
-
作者:刘乃昌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张方平 六国 司马光 宋王朝 韩琦 王安石 文字 苏辙 形势
-
描述:的研究,一些同志已做出了不少成绩。本文只是在这些新的成果鼓舞和启发下,应有关同志之约而临时涂写的两则短论。
-
从陶杜的典范意义看宋诗的审美意识
-
作者:程杰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审美意识 杜诗 王安石 欧阳修 杜甫 黄庭坚 宋诗 苏轼 宋人
-
描述: 北宋后期的蔡宽夫是这样描述本朝诗坛状况的:“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祥符、天禧之间,杨文公,刘中山、钱思公专喜李义山,故昆体之作,翕然一变。而文公尤酷嗜唐彦谦诗,至亲书以自随。景祐、庆历后,天下之尚古文,于是李太白、韦苏州诸人,始杂
-
“真珠帘卷玉楼空”——唐宋词中的“楼”意象及其忧患色彩
-
作者:赵梅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词 意象叠加 辛弃疾 晏几道 色彩 楼上 菩萨 欧阳修 韦庄 出现频率
-
描述:"楼"是唐宋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的李白的《菩萨蛮》和《忆秦娥》二词中,既有"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之"高楼",又有"秦娥梦断秦
-
欧苏相合于“道”
-
作者:杨胜宽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苏轼 欧苏 王安石 文集 韩愈 东坡 诗文革新运动 居士 阳文
-
描述:多士方(讠华),而我独南。公曰“子来,实获我心。我所谓文,必与道俱。见利而迁,则非我徒。”又拜稽首,有死无易。(《苏轼文集)卷六十二)
-
宋代文学导读
-
作者:顾伟列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文学 欧阳修 诗文革新运动 苏轼 宋诗 散文化 北宋前期 王安石 风格 政治诗
-
描述:运动有一定贡献。继王禹偁之后,有一批所谓“晚唐派”诗人,大都是僧
-
由司马光想到独立思想家
-
作者:王涛 来源:英才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独立思想 资治通鉴 发愤著书 王安石 锐意改革 人格感召力 欧阳修 翰林学士 宋神宗
-
描述:司马光很快被神宗提升为翰林学士兼御史中丞,成为心腹大臣。由于熙宁改革中与奸大喜功的王安石意见相佐,而神宗又过分偏袒工安石,司马光只好离开汴京,回洛阳充任留司御史台,实际上为闲散之职。原来欲图在政治上施一番抱负的司马光这才静下心来研究学问,潜心子《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在“独乐园”中,司马光远离了政治旋涡中心,有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论人及事,眼光顿然高远,俨然成为一位独立的思想家,端坐在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