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黄鹤楼》与我之雕塑‘黄鹤归来兮’之关系
作者:刘贵全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词  雕塑  探寻  视觉转换  融合 
描述:词绘成300幅画作出版,帮助人们用另一种形式读解诗词。雕塑作为视觉语言,也同样可以用直观的视觉形象来体现的意境。总之,作为传统文化的诗词与当代雕塑相互关照,共同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所起的文化发展作
明代名医龚廷贤的养生
作者:暂无 来源:老人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明代名医龚廷贤活到92岁,他写的《摄养》,是根据其多年从医治病、保健养生的实践归纳出来的。诗云:“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孔子说的观念要求与价值取向探析
作者:刘春雪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无邪”  言志”  周礼  孔子  价值取向 
描述:孔子生活在用的时代,他的"思无邪"是从春秋实用角度对《三百》道德教化价值所作出的评价,是对的价值判断。其"言志"之"志"是指用诗人着志,是理性的、功利的,但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的孔子来说
孔子说的思想立场与思维方式
作者:刘春雪  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达政”  可以兴”  “周礼” 
描述:生活在"礼坏乐崩"时代并以恢复周朝礼乐制度为己任的孔子,重视的功用价值,以"达政"为说的意义基点和出发点。具体的实现途径就是以"兴"为思维方式,以道德伦理、礼义为价值归向,通过"兴"将未必尽符
胡应麟《薮》的格调论
作者:李依晴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薮》  体格  声调 
描述:明中后期“末五子”之一的胡应麟,一贯被视为明一代复古派的末流.其《薮》也被视为羽翼王世贞《艺苑卮言》的复古诗论.其实《薮》所论,大致可归纳为“体格声调”四个字.既对复古诗论进行了全面系统
司马光与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揭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1
王安石果真不近人情
作者:暂无 来源:新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锦绣文章后面,王安石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尚未显贵之时,王安石至勤至俭,“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趣有时过于变态,连人带衣臭气熏天,竟然被推为贤达,王安石赚大
相望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走进临川,走进你的故乡,仿佛就能触摸到你的魂魄。 思念折叠成蝴蝶,放飞在你的塑像前,渡我至江南的梦里,寻你,贴近你的呼吸和你对话。 九百七十年后的今天,你的诗文渗透进我的灵感,伴我走过柳暗花明。梦不分昼夜地编织着一张雨帘,而你依然站在帘内思考着,背影渡步在“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青山
王安石经典语录
作者:暂无 来源:绵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安石是我们熟悉的大诗人,他说出了许许多多人生道理,他的语录至今仍被人流传。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人生乐在相知心。 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世之奇伟瑰怪
王安石的辞旧迎新
作者:暂无 来源:太原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张宏宇 一年又一年,只要新年一到,王安石的《元日》就会在人们的中吟诵出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辞旧迎新,除旧布新,王安石的新年充满着抱负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