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宋小品十家》出版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之际 小品 柳宗元 文化艺术 欧阳修 皮日休 陆龟蒙 王安石 丛书 刘克庄
-
描述:继成功推出《明人小品十家》丛书之后,文化艺术出版社近期又推出《唐宋小品十家丛书》,其中包括韩愈、柳宗元、皮日休、陆龟蒙、罗隐、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刘克庄十位
-
文化宫
-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人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郑板桥 文化宫 毛泽东 数学家 体察民情 比天高 香烟盒 公关部 长沙市
-
描述:文化宫回报小杨请来父母参观他刚分到的新居,发现父亲每到一间房总有意无意地把所有的电灯开亮,离开时却不关上。他奇怪地问父亲为什么,父亲乐呵呵地答道:“22年了,我一直在想,等哪天你有了自己的房子,我也让你家的电灯全部大亮着!”(文辑)渔家女(剪纸)唐荣...
-
生死司马光和兴衰禹王城
-
作者:志钢 来源:北京纪事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夏县 招待所 王城 运城 顶棚 地方政府 王安石 祠堂 文化遗址
-
描述:来的动静么?就冲老鼠们在顶棚上发出的折腾声,我觉得还是挺值的,招待所的经理先生真应该把
-
瀑布在我心中
-
作者:古旭奇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瀑布 庐山 王安石 老人 倾盆大雨 交响乐 水珠 拐杖 声音 游人
-
描述:带着对庐山瀑布的神往,我游览了位于秀峰的庐山瀑布,这一天,我仿佛在田园交响乐中飞翔。我们一行进入秀峰脚下,忽然下起倾盆大雨,看来又枉此一行了,很多团友也就此打住
-
唐宋三首小诗赏析
-
作者:邢砚农 来源:泸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飞来峰 小诗 王安石 教育学院学报 赏析 作者 政治抱负 桃花 文学作品 山村
-
描述:道理相通。一首小诗,看似简单,可它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和特定的时代、环境紧密相关。所以,分析诗的
-
葛立方论学杜:重提学杜得失的话题
-
作者:杨胜宽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诗派 葛立方 学杜 《韵语阳秋》 杜诗 苏轼 杜甫 王安石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艺术技巧
-
描述:葛立方论学杜——重提学杜得失的话题杨胜宽葛立方(?—1164),字常之,号懒真子。所著诗话《韵语阳秋》二十卷,堪称宋人诗歌批评的“巨著”。尽管从宋人赵与时《宾退录》直到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都指出了不少葛氏谈诗的舛误,但在葛氏本人,撰述此书的态度却...
-
宋儒孟子观述论
-
作者:陈寒鸣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 孔子作《春秋》 心性论 道统 程朱理学 宋儒 理学家 王安石 《宋元学案》 人格精神
-
描述:道统飞的摘传,又认为唯“读孟何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韩昌黎全集》卷十一《读苟》),将研读《孟子》作为入圣的木二法门。五代时的后蜀主孟籍命毋昭裔楷书包括《孟子》在内的“十一经”,宋太宗艾加以翻刻,、《孟子》开始由子书而成为经书。o孟子其人其书自此日益为世人注重。程朱理学家表彰《四书》,《孟子》为其中之一;程朱理学被元、明、清三代统治者钦定为官学,《四书》及程朱理学家为之所作注解被著为功令,天下土子自然要将《孟子》读得烂熟。元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诏封为“亚圣”,从此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偶像,天下人都必须对他顶礼膜拜。不过,在宋代,抬孟虽为儒林主调,但也有儒者弹奏出对孟子或疑或非、或黜或低的音符,以至逐渐形成起宗益与非盈二大思潮。本文试对宋儒孟子观作一述论,看看各种类型的儒者究竟是怎样看待、评议孟子...
-
简议欧阳修的经济立法思想
-
作者:陈金全 李进一 来源:现代法学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经济立法 青苗法 王安石 法律思想 铁钱 方田均税法 宋王朝 范仲淹 崇文总目
-
描述:简议欧阳修的经济立法思想
-
论北宋中叶进士科改革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
作者:宋馥香 来源: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中叶 进士科 王安石 范仲淹 《论语》 经学 策论 司马光 经义 内容和形式
-
描述:自仁宗起到哲宗时,以范仲淹、王安石等为首的改革派对进土科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从兼重经学到独重儒学,从兼重策论到仅用策论、经义,目的就是使士人留心于治道,选拔那些学以致用、激励务实的有用人才
-
说诗三题
-
作者:张福勋 来源:文科教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案法 王安石 《诗家直说》 宋诗钞 杨万里 “心” “诗法” 宋诗纪事 说诗 唐诗
-
描述:一字无来处”,从唐诗那里“拿来”许多可用的东西;另一方面,为了不落前人窠臼,又提出“点铁成金”之说,往往变唐人诗意而用之,既“夺胎,又“换骨”,于是乎,你的东西也就变成我的东西了.这正是宋人极聪明处,也是宋人变唐诗、而又有别于唐诗之处.诗用“翻案法”便是一例.孔凡礼《宋诗纪事续补》卷十三刘浚《重阳》“不用茱萸仔细看,管取明年各强健”.引杨万里评此诗“得翻案体”.又明谢棒《诗家直说》云:“屈原曰:‘众人皆醉我独醒’.王绩曰:‘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左思曰:‘功成不受爵,长挥归田庐’.太白曰:‘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王、李二公善于翻案”.说明“翻案”一法,是古人作诗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