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紫钗”梦醒
作者:乔宗玉  来源:书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霍小玉  李益  汤显祖  当代女性  唐朝  粤剧  现代色彩  一夜情  男女关系  现代人 
描述:这个古典爱情故事。《情话紫钗》有点"穿越"的意思,唐朝书生李益与名妓霍小玉的离合周折,与现代白领情侣的分分合合,在似与非似之间延续千古男女恩怨。现代人一边看粤剧《紫钗记》,一边说着自己的爱情,有无奈,也有寂寞。在男人看来,四处攻城略地般占有女性的肉体,是稀松平常的事
遂昌行游
作者:李曙白  来源:散文诗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遂昌  汤显祖  戏剧家  昆剧  原创  浙西  山城  土地  播种 
描述:在《牡丹亭》原创地看昆剧《牡丹亭》浙西山城遂昌,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曾经在这儿当过五年县令。也正是在这儿,他写下了他的巅峰之作《牡丹亭》。
活页填字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代诗人  活页  村上春树  日本作家  汤显祖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爱情故事  王昌龄  处女作  李商隐 
描述:活页填字
家谱的收藏及其意义:以遂昌县为例
作者:曾玉梅  来源:浙江档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遂昌县  家谱  县图书馆  档案馆  宗谱  族谱  汤显祖  家族制度  文化遗产  对外开放 
描述:家谱是我国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又称宗谱、族谱、家乘等。家谱在我国延续了三千多年,宋代以后,随着近代封建家族制度的形成,修家谱的风气十分盛行;到了明清两代,修家谱出现了鼎盛时期。现在,许多地方续修家谱之风又再度兴盛起来。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我教《牡丹亭·游园》
作者:宣沫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戏剧  游园  中国传统戏曲  文学意义  舞台说明  汤显祖  文学样式  学生自主 
描述: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认识戏剧,了解戏剧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异同。2.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美,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曲词的能力。3.了解《牡丹亭》的文学意义和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美,并认识到《牡丹亭》的文学意义和价值;难点是戏剧,尤其是诗化曲词鉴赏方法的掌握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用爱托起梦想与希望的太阳:访江西省抚州市康达工程有限公司副
作者:余泉锋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云  抚州市  江西省  工程有限公司  副董事长  临川  滕王阁序  康达  汤显祖  王安石 
描述:"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是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对临川赞美的千古绝唱。人杰地灵的临川,素被称为"才子之乡",例如王安石、汤显祖、曾巩、晏殊、晏几道等,就是临川古代才子群中的佼佼者
风景日戳(2010年)
作者:屠富强 王嘉信  来源:上海集邮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纪念馆  历史博物馆  大剧院  书院  遗址公园  黑龙江  扎龙自然保护区  日戳  河南 
描述:河北峰峰风月关、老爷山摩崖、水浴寺石窟、王家大院、玉皇阁(6.12),中国磁州窑历史博物馆(10.21);黑龙江虎林天下第一虎(1.5);黑龙江齐齐哈尔卜奎清真寺、江桥抗战遗址公园、金长城遗址公园、龙沙公园、明月岛、扎龙自然保护区(9.25);江苏南京云锦博物馆(5.15),
《红楼梦》的情感本体论(二)
作者:司马云杰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本体  汤显祖  红楼梦  心性本体论  泰州学派  牡丹亭  哲学本体论  艺术哲学  自然心性  哲学思想 
描述:落入虚妄,直接关系着后来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的发展,自然也关系着怎样理解《红楼梦》情感本体论问题。而晚明哲学自然心性本体论又是在"情"与"理"之争中发展的,因
龙沙一曲惊星斗:论流人程煐的昆曲剧作《龙沙剑》
作者:崔春雷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龙沙  昆曲  中国思想  齐齐哈尔  唐代传奇  现代性  汤显祖  黑龙江  传奇剧本  评点者 
描述:8年,因文字狱而流放塞北的安徽文人程煐来到了黑龙江齐齐哈尔,在这里,他用不足十天的工夫,完成了一部传奇剧本《龙沙剑》。如
作为时代记录的戏曲文学
作者:罗怀臻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文学  戏曲创作  时代  文学创作  剧作家  窦娥冤  汤显祖  文学意识  文学史家  中国文学史 
描述:研究戏曲的当代学者是否应该关注当代戏剧的现状,为什么当代人写的中国文学史缺少戏曲文学?事实上,任何一位文学史家不可能、也不会忽略元明清戏曲,然而戏曲文学到20世纪突然就在文学史中消失了。当前的现状是,戏曲文学不仅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