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81)
期刊文章(1126)
学位论文(46)
会议论文(33)
图书(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881)
非遗保护 (55)
地方文献 (32)
才乡教育 (10)
红色文化 (9)
宗教集要 (7)
地方风物 (4)
按年份分组
2010(203)
2008(140)
2002(74)
2000(29)
1999(16)
1989(15)
1985(16)
1984(14)
1983(12)
1947(3)
按来源分组
其它(81)
抚州师专学报(39)
中国哲学史(5)
法音(3)
韶关大学学报(2)
礼乐半月刊(2)
钟山(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陕西中医杂志(1)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周礼在齐论—读惠士奇“说”
作者:杨向奎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管子  庶子  礼俗  卿大夫  左传  自由农民  孟子  中心思想  春秋 
描述:在齐”,亦不为过。盖齐鲁实为宗周之两行,鲁有周礼重在,而有孔子、孟子以仁与为中心思想之儒家;齐有
《士居藏书题跋记》的学术贡献
作者:周少川  来源:文献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藏书家  题跋  校勘学  宋本  版本目录学家  乾嘉时期  学术价值  校书  王烈  黄氏 
描述:汲古阁、钱氏(钱谦益)绎云楼、王氏(王闻
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说
作者:锺肇鹏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奴隶制社会  庶人  奴隶主贵族  士大夫  礼制  孔子  奴隶社会  周代  周礼  解释 
描述:里“大夫”与“庶人”对举,显然是两个不同的阶级,“”与“刑”对举,当然也是阶级的“”。
“周公制”考辨——兼与杨华先生商榷
作者:史学善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公制  “制礼作乐”  周公摄政  《周礼》  礼乐制度  《周官》  《仪礼》  考辨  文化建设  《十三经注疏》 
描述:本文通过对“周公制”的质疑,从论据和论证方法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讨论,重新肯定了周公制的历史事实,指出:“周公制”是千古不变之论,“无反征不疑”应是解读文化传承史的基本原则。
先秦学研究的创新之作——评《晚周礼的文质论》
作者:姚才刚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周礼的文质论》  人文学科  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秩序意识  礼仪规范  中国 
描述:先秦学研究的创新之作——评《晚周礼的文质论》
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读《晚周礼的文质论》
作者:黄黎星  来源:出版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拓展  中华文化  博士  准确  称谓  时期  目光  文质  周礼  睿智 
描述:"礼仪之邦",向来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 称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梅珍生 博士的新著《晚周礼的文质论》,将睿智的目光 投注于晚周时期,从"文"与"质"这对基本范畴 入手,对晚周礼学思想
周公制与中国传统工艺制度的思想基础
作者:徐东树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共有理念  制度分层  德治  工艺  二度规范系统 
描述:内涵、功能形成一个有着内在深层意义结构的符号系统。周代这种造物的文化性格是对商物整体功能的改造,从符号学角度来看,即确立了物质形式体系背后超越自然语言符号的二度规范系统,这个规范限定了中国造物演化的大体方向。
陈宗同志给恩和巴雅尔的回信
作者:暂无 来源:遗传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染色体  连锁基因  表型  三点测交  杂交组合  随机误差  杂交试验  结果分析  常染色体  饲养管理 
描述:陈宗同志给恩和巴雅尔的回信
由《论成周学》看汤用彤与儒学的现代转化
作者:赵建永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用彤  儒学  礼教  中国文化  主体性道德人格  周礼    现代价值  成周  立国之本 
描述:教育和治国理念中的主导地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周礼的各种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是儒家产生的直接源头。经孔子述传,“”遂成为儒学的核心范畴,形成了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引入法”的历史脉络
作者:刘旭  来源:经济视角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法律文化  传承 
描述: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其核心特征“礼法结合”,成为中华法系的代名词,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法律文化发展,同时也对处于儒家文化圈的东南亚诸国有引导作用.所以对引入法、礼法结合的历史脉络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