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的神童与神童诗
-
作者:马秀娟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童诗 王禹 杨亿 晏殊 《渑水燕谈录》 黄庭坚 集卷 岁时 太初 作官
-
描述:的文化遗产。宋代人才的一个特点是智慧的早熟,出现了一批“神童”。正史、笔记、方志等典籍中有许多记载,如:真德秀四岁受书,过目成诵;王禹偁五岁能诗;黄庭坚五岁已诵五
-
王安石改诗的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改诗的故事
-
古代清官与诗
-
作者:雷克昌 来源:金融经济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官” 古诗 于谦 包拯 王安石 李汰 吴讷 刘碌 蔡信芳 白居易 廉洁
-
描述:汉庐江太守羊续,为官清正廉洁,从不受礼。有个下属知其喜欢吃鱼,便送去鲜鱼。羊续再三拒绝不成,便将鱼悬于屋檐,以明拒礼之心迹。天长日久,鱼晒干了,羊续始终不食,从此再无人给他送礼了。此事传为美谈,羊续也被称为“悬鱼太守”。明初政治家于谦吟诗赞曰:
-
关于元诗的模拟问题
-
作者:刘明浩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续集 江西诗派 模拟问题 经验与教训 独特风格 元诗 欧阳玄 诗歌创作 诗论
-
描述:在数年辛勤攻读以后,“所得既饱,而后于此用力,取其……诗效之。初如书字,摹临古帖,至其熟,则不必摹临而似之矣”(《赠邰山甫学说》,《桐江续集》卷三十)。方回以“摹临古帖”拟学诗过程
-
试论山谷诗与王安石
-
作者:刘乃昌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试论山谷诗与王安石
-
闻一多的一首佚诗
-
作者:暂无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佚诗 闻一多 危楼 校歌 龙蛇 江岸 黄鹤 江流 专科学校 鹦鹉
-
描述:一九二八年秋,闻一多在武汉大学任教时,曾为武昌艺术专科学校董事之一,并有时亲自授课。其间,应邀为艺专校歌作词。词曰: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大江流日夜,大别龙蛇走。 危楼百尺名黄鹤,独立江岸碍中流。 河山好,风景幽,自古有才生三楚。
-
从“王安石改诗”所想到的
-
作者:王江平 来源:中学政治课教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社会实践 天文学家 意识 观察 宋朝 事物 家乡 作者 人脑
-
描述:这件事发生在宋朝时期大文学家王安石身上。一天,王安石看到一首诗里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之句,心想:“明月”是不会叫的,“赞犬”又哪能躺到“花心”里去睡大觉呢?于是把它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
-
清诗札记
-
作者:朱则杰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梅村 吴嘉纪 吴伟业 清诗 查慎行 《红楼梦》 钱谦益 周亮工 章秋谷 鸳湖曲
-
描述:清诗札记朱则杰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园围中,清代诗歌是一块饶有宝藏而又很少有人开垦的处女地。清诗中的许多问题,人们在谈到它的时候,往往歧义纷纭,甚或谬误百出。当时的人信口道来,率意笔之,多不自觉。而后代
-
王安石象征诗阐论
-
作者:王晋光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象征手法 神宗 吕惠卿 意象 象征诗 熙宁 文学理论 中华书局 司马光
-
描述:变成了一个象征,甚至是一个象征[或者神话]系统的一部分。在探讨王安石诗的寄托的时候,我们发觉安石在很多地方使用了象征手法来表达他的意念。他这种象征手法跟西方文学所指的象征手法颇有不同,可以称为中国式
-
诗“六义”新论
-
作者:李健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诗序》 《诗经》 六义 表现手法 《周礼》 “兴” 逻辑内涵 文学创作 儒家教化 十五国风
-
描述: 诗“六义”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考察一下学术界的探讨,无外乎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六义”乃“六体”,是六种乐歌的种类;另一种观点则是著名的经纬体用之说,认为风、雅、颂是“体”(或经),赋、比、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