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658)
报纸
(284)
学位论文
(40)
图书
(32)
会议论文
(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57)
地方文献
(122)
文化溯源
(94)
非遗保护
(25)
宗教集要
(12)
才乡教育
(8)
地方风物
(7)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
(179)
2013
(75)
2011
(81)
2009
(58)
2008
(55)
2006
(50)
2005
(30)
2000
(17)
1992
(8)
1988
(8)
按来源分组
其它
(64)
江西社会科学
(7)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3)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
安徽文学(下半月)
(2)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1)
文艺研究
(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研究
吴与弼
典丽圆融
包恢
出版社
功夫论
唯心主义体系
凌家滩
女性
理学
《孟子》
南方人
陆九渊
《牡丹亭》
古驿道
“三美”原则
名物词
化情归性
天理
大师
大司乐
夷夏之辨
动词
工具翻译
唯心主义
金山寺
社会工作
历史典故
大陆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理学文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1026
条
吴澄太极思想述论
作者:
方旭东
来源:
国学研究辑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太极思想
理学
元代
哲学
阴阳学说
描述:
可以用於太极概念本身,此说实际是对朱熹有关太极动静说法的一种补充,它对後来明代一些
理学
家产生了一定影响。
论吴噔的山水诗
作者:
王素美
来源: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古代文学研究
诗歌
艺术特色
吴澄
山水诗
理学
描述:
吴澄的山水诗代表了元代山水诗的特点,一是他的山水诗融有丧乱的色彩,反映了国土沧亡的衰伤;二是吴澄的山水诗似人文意象构诗,表现诗人的主体意识;三是吴澄的山水诗重视神拟,善于以画家的笔触捕捉山水中的画意,将祖国山水描绘得如诗如画,这些都将为研究元代山水诗提供资料。
“敬”的心学变迁
作者:
黄丽娅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敬
心性
理学
心学
程朱
吴澄
胡居仁
描述:
主敬是
理学
修养论的重要方法,而修养工夫论是与心性和天道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以敬为主要关切点的考察即可折射出
理学
经由元明两代的昌明显赫转而暗淡,继而心学大明这个演变转化的整个过程。
论李觏之功利思想
作者:
李哲贤
来源:
鹅湖月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内圣
外王
经世济民
王道
霸道
描述:
论李觏之功利思想
试论
理学
对《牡丹亭》中爱情观的影响
作者:
贾力萌
鞠小勇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礼教
爱情礼教
才子佳人
才子佳人
小说
小说
描述:
《牡丹亭》是中国戏剧史上的标杆,它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情怀。形成这种特色,与之所处的时代背景、时代风气有重要联系。《牡丹亭》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特别是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产生重要影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理学
和心学考辨-兼论确认“气学”
作者:
衷尔钜
来源:
社会科学(兰州)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学
元明时期
中华书局
心学
宋明理学
史籍
陆九渊
中国哲学史
圣人
气学
描述:
然.
叶适的经学评论与
理学
批判
作者:
朱汉民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学记言序目》
孔子
道学家
《周礼》
经学
道统论
研究考证
“太极”
学术史
《论语》
描述:
叶适的经学评论与
理学
批判
试论严羽诗论与南宋
理学
的关系
作者:
曹东
来源:
洛阳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严羽
南宋
理学
朱熹
陆九渊
包扬
描述:
的浸染。而且,严羽诗论与朱熹的诗论,从思想观点到审美意趣,都有不少类似之处。至于陆九渊主张心即理,直指本心,顿悟天理,对于严羽“妙悟”诗学思想的形成,就更具有直接的影响和启示意义了。
《牡丹亭》的主题是肯定人欲,反对
理学
作者:
陈庆惠
来源:
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柳梦梅
汤显祖
主题思想
爱情故事
代表作品
牡丹亭
欲望
婚姻
女主角
描述:
表达出《牡丹亭》所反映的独特的思想内容,它同《牡丹亭》的本来面貌还有一定的距离。
超越经学--对
理学
形成的一个支点的考察
作者:
崔大华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经学
“理”
《周礼》
《系辞》
理学家
本体性
欧阳修
儒家经典
河图洛书
程颐
描述:
超越经学──对
理学
形成的一个支点的考察崔大华(河南省杜会科学院)作为儒学的一个理论形态的
理学
,它的形成可能会有多种社会的、政治的因素或条件,但就儒学本身的理论发展逻辑来说,有两个支撑点是最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