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寻润物无声的语文课堂:读刘绍棠先生《师恩难忘》有感
-
作者:朱先云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刘绍棠 故事 小学老师 语文教师 无声 乡村 种子 话语 三年级
-
描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在思索、在探寻,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们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翻开飘着墨香的课本,苏教版第九册第一课,著名作家刘绍棠写的《师恩难忘》吸引了我。读罢,深深陶醉其中,陶醉在田老师
-
青春的记忆和怀念:读徐芳诗集《上海:带蓝色光的土地》小记
-
作者:谢冕 来源:星星(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和徐芳相识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女诗人不多,她的写作很出色,引起了我的注意.此后二十余年中,我们只是偶尔见面,但谈诗的时候很少.这次她的新诗集要出版,出版方和她本人都希望我能写几句话.徐芳在给我的信中说起"真可以歌唱"的八十年代,她自言"一直沉迷其中",认为是"进入青春期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
诗歌的芬芳:读徐芳的诗集《上海:带蓝色光的土地》
-
作者:张闳 来源:星星(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在上海写诗",这句短语是一个矛盾修辞.长期以来,这座城市仿佛就是柏拉图笔下"理想国"的实现,总是致力于把跟诗相关的事物排斥在外.极度膨胀的城市,使一切都变得需要精打细算,以维持快速增长所必须的利润,物质挤满了城市空间,精神和情感如同城市绿地一样急剧萎缩.
-
十万家灯火 八百里湖山:读绍兴山水人文美联
-
作者:史明昭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绍兴市 山水 人文美 春秋时代 思想家 王安石 文学家 山阴
-
描述:浙江绍兴市历史悠久,古称会稽、山阴,是春秋时代越国故地。这里山青水秀,风光秀美。正如北宋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咏唱的那样:"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长家山水园"。出自那里的诗文名篇,往往饱含一种特有的山水韵味。
-
简读《与鸟共翔》:身居山地果园的文人刘绍良
-
作者:谢荣贵 来源:大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人 果园 山地 大理古城
-
描述:2011年8月23日,在文友杨腾霄的邀约下,20多个文友在大理古城的“惠珍园”欢聚一堂,叙友谊,谈文学,好不快哉!
-
“纯情”诗人与“理性”诗人:读叶嘉莹《大晏词的赏析》
-
作者:章淑珍 来源:长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叶嘉莹 理性 晏殊 圆融 李煜 赏析 词作 浣溪沙 成功与失败 观照
-
描述:叶嘉莹先生在《大晏词的赏析》一文中,评说大晏词的伊始,就将大晏定义为一名"理性"的诗人,原因是其圆融平静的风格和他富贵显达的身世。"诗人的性格约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成功的类型;而另一种则是属于
-
开阖承转有度,景情趣理无穷:曾巩《拟岘台记》赏读
-
作者:许醇芳 陈金华 来源:高中生之友(高一高二年级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赏读 曾巩 情趣 《拟岘台记》
-
描述:【作品原文】 尚书司门员外郎、晋国裴君治抚之二年,因城之东隅作台以游,而命之日拟岘台,谓其山溪之形,拟乎岘山也。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其间,独求记于予。
-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海源园林别墅中的绿色曲调
-
作者:林小峰 来源:园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园林美 朱家角 牡丹亭 绿色 海源 园林别墅 古典园林 昆剧 景观 自然环境
-
描述:时间:2010年的某个周末地点:上海古镇朱家角北首西井街,镇上最大的庄园式百年古典园林——课植园(园名定为"课植"乃寓"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
-
请勿折断我们的翅膀
-
作者:陈凯歌 来源:可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城市 人与人 三十年 上海人 文化 北京人 电影 历史 性格 牡丹亭
-
描述:上海无疑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地方。无数的高楼拔地而起,无数的人群涌入城市,无数的灯光照亮夜空,无数的梦想在这里受到时代的检阅。无论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座现代城市的历史多么久远,今天,它才真正实现了光荣的绽放。不仅在上海,在中国许许多多的城市中,人们
-
一曲《霓裳》听不尽 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谈《长生殿》
-
作者:金红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明皇 长生殿 杨贵妃 表演艺术 昆曲艺术 上海昆剧团 桃花扇 演员 牡丹亭 传统戏曲
-
描述:、《琵琶记》、《牡丹亭》、《白蛇传》、《风筝误》、《连环记》、《班昭》、《桃花扇》等,塑造了昆剧小生中冠生、巾生、穷生、雉尾生等不同人物形象。